不列顛戰役開始後,德國空軍猛炸英國城市,倫敦陷入濃煙烈火之中,考文垂市被夷為平地。孤軍奮戰的英國在夜間派出轟炸機打擊德國。最初,皇家空軍轟炸德國的工業目標,但不久發現夜間轟炸精度非常低,大部分炸彈都落到居民區。新任轟炸機司令哈裏斯中將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以整個德國城市為轟炸目標,以製造恐怖,動搖德國人的士氣。他有個奇特的理論:為了避免屠殺,必須對敵人平民進行空中屠殺。1942個上半年對德國科隆的“千機大轟炸”就是他搞的,在那個血光之夜,兩萬德國人死於非命,從此哈裏斯得了個外號:屠夫。
1942年8月美國參戰後,美國第8航空隊進駐英國。美國人對英國人的恐怖轟炸不感冒,除了道義上的原因外,還認為既然是轟炸,就要在白天堂堂正正地炸,擁有全球第一工業力量的美國豈能偷雞摸狗一般。美國人還勸說英國人放棄夜間恐怖轟炸,恢複白天精確轟炸。英國人並沒有聽他們那一套,哈裏斯私下說:曆史上舉世公認的軍事強國是英、法、俄、德,你美國不過是臭錢多而已,知道個屁呀。
英國人反過來勸美國人:轟炸機在白天會遭到德國戰鬥機毀滅性打擊,就算你美國有再多的錢,也會招架不住的。美國人反駁說,我有遮天蔽日的B—17戰略轟炸機,結構堅固,防禦火力極強,是名符其實的空中堡壘,怕它個鳥!
由於兩國空軍各持己見,最後決定各行其是,瞎子拉二胡——各拉各的調:英國轟炸機繼續在夜間“恐怖轟炸”,美國轟炸機進行晝間精確轟炸。
燦爛的陽光照耀著鷹巢外麵,滿天烏雲早已消散,經曆了昨天的苦難後,希特勒最怕豔陽天,因為這也是敵人轟炸機的最愛。他警覺地望了眼碧空如洗的窗外,耳邊充斥著空軍參謀長口幹舌燥的彙報:
“今年夏天,在元首的親自指導下,我們發起了‘天使的翅膀’空中反擊戰役,把英國一頓胖揍,迫使英國老實了一陣子,最多發動些打了就跑的零星襲擊,那近乎騷擾而非轟炸。8月26日德美開戰,尤其是9月下旬海軍對美國海岸線發起全麵襲擊之後,英美開始大規模轟炸,英國在夜間轟炸,美國在白天轟炸,攪得我們晝夜不安。輕點,你怎麼回事?”
參謀長彙報期間,大家刷刷刷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聽到這裏後一齊抬起頭,看到耶舒恩內克正對給他換藥的冉妮亞橫眉冷對。冉妮亞可不是受氣的兒媳,她將參謀長的手一推,硬邦邦地回敬道:“讓你別動你非要動,弄疼了便罵我,還瞪眼。再瞪我不球管了。”
她硬他就軟,耶舒恩內克由倨轉恭,低聲辯解:“我沒動啊。”
他軟她更硬,毫不相讓:“你先動的,說到攪得我們晝夜不安時激動起來了,手也……”
“閉嘴,少說兩句沒人當啞巴。你是晚輩,對將軍尊重點嘛”。希特勒一說話,冉妮亞像霜打了一般蔫了。但所有人都覺得話語間關愛甚於斥責。
耶舒恩內克繼續:“本來,麵對英國空軍越來越猛的夜間恐怖轟炸,德國夜間戰鬥機部隊司令卡爾霍伯爾中將建立了一條雷達警戒線,從丹麥開始,穿過德國北部、荷蘭、比利時、法國東部,直至瑞士邊界。每隔20英裏建立一座雷達站。雷達站一發現英國轟炸機群,立刻將轟炸機群的方位、航向、航速不斷報告給夜間戰鬥機部隊和高射炮部隊。
自10月25日開始,隨著美國發明的鋁箔條幹擾技術投入實戰並獲得空前成功,英美一下子加大了轟炸力度,我們的雷達屏幕上滿是雪花點,雷達失效,設在法國加萊的預警站被英國突擊隊破壞。從法國、低地國家到帝國連綿幾百公裏的人力觀察站也莫明其妙失去作用,原因是轟炸前英美飛機沿途撒下了裝有對眼睛有強刺激性的炸彈,使觀察員睜不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