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緊急下潛(3 / 3)

德國人把他從水裏撈出來。對於同胞的行徑,不管是遺忘還是遺棄,他都久久不能釋懷,痛定思痛,他當即求見鄧尼茨,要求加入德國海軍。

他在德國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學習班。迪特爾的德國山地部隊沿白海向北進攻,摩爾曼斯克、北莫爾斯克、弗拉基米爾等港口被德軍囊括已盡。他積極策反了原來的頂頭上司、蘇聯紅旗北方艦隊司令戈洛夫科將軍,迫使這位仁兄帶著9艘潛艇,5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11艘護衛艇,1艘掃雷艦和1艘布雷艦的豐厚禮物加盟德軍,成為德意誌北方艦隊副司令,並授予德國北普魯士邦國籍。

蓋德采夫立下了汗馬功勞,德國人投桃報李,分配到黑海艦隊當了二把手。看到德國海軍的豐功偉績,聯想到蘇聯海軍的無所作為,目睹同胞的窩囊樣,尤其是為了逃命把他丟在海裏的懦夫行為,他得出結論:俄國水兵是隻病貓,隻有在德國惡狼的帶領下,才能伸出利爪。

新官上任三把火。潛艇上裝備水雷是其中之一。且不論效果如何,精神可嘉。

深水炸彈似乎永遠也投不完,老美展示強大的製造能力,把炸彈當成子彈使用,一點都不吝惜。突然“咣當”一聲,潛艇上方發出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的噪聲。

克裏默與大副麵麵相覷,奇怪的是深水炸彈的威力小了許多。

八個小時後突然安靜下來了,一點聲音都沒有,不知道美軍驅逐艦是追趕大部隊去了,還是在水麵上守株待兔——關閉發動機停在海域,像奸詐的漁翁一樣靜靜守候,等待潛艇氧氣耗盡,自動上浮,然後一炮擊成碎片。

克裏默一手托著下巴,靜靜地掃視著他的戰友們。

水兵們各司其職:負責水泵管道的艇員把艙底的水抽到海裏去以減輕潛艇的重量;負責液壓管道係統的人打開和關閉閥門,使水在水櫃之間流動從而使潛艇平衡;負責通氣管道的艇員做著同樣的事情;機械師提著油壺在給柴油機加油。

幾十號人擠在狹窄的船艙裏,兩個人共用一個床鋪,幾十號人用一個衛生間,一個多月不洗澡,渾身油泥,爬滿虱子,暈船的嘔吐物沒有地方處理,二十四小時聽震耳欲聾的機器聲,十五天不見太陽,經常連續若幹天不能上甲板呼吸新鮮空氣,吃長滿青黴的麵包,沒有刮毛的豬肉。

但是,與隨時長眠在地下相比,疲勞、潮濕、顛簸與惡臭實在算不了什麼,何況潛艇人員的補貼比海軍其它兵種高得多,休假時還能盡情狂歡與放縱。

德國黑海艦隊絕大部分水麵艦艇和一半潛水艇是按收原蘇聯黑海艦隊的,潛艇中近一半是原蘇軍黑海艦隊留用人員,共同的境遇、共同的命運、納粹鼓吹的“一切民族同誌一律平等”的理念、共同的戰鬥生活,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成為這個小團體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

十五個小時過去了,潛艇裏空氣越來越渾濁,人需要氧氣,潛水艇需要充電,幾十張嘴像擱淺的魚一樣張著嘴喘息,幾十雙企盼的眼睛望著克裏默。

克裏默眼裏閃著堅毅的光芒,與其束手待斃,勇闖天涯。他平靜地說:“全體注意,準備上浮”。

幾十座雕像動彈了,奔向自己的工作崗位。克裏默斷斷續續地發布命令:“頭上10,尾下5,上浮。閑雜人員到……前魚雷室。”

潛水艇動彈了一下,深度表指針抖動了一下又不動了。又試了一下,依然如故。克裏默心裏“格登”一下,不由望了望大副,烏克蘭人雙手扶著鐵管子挪過來,在他耳邊喘著粗氣:“八成是潛艇被礁石卡住了。”

這裏到處是暗礁,暗流湧動,再加上深水炸彈製造的急流,潛水艇很有可能被衝到暗礁底下。問題在於頭被卡住還是尾被卡住,稍有不慎,操作失誤,潛水艇鑽到暗礁裏麵,將會成為長眠於200米海底,永遠也無法開啟的罐頭了。

“上浮,上浮——”克裏默沉不住氣了,喘著粗氣吼叫。

隨著每一次嚐試,燈泡的光變得昏暗了。他知道電池快要耗盡了,那才是最危險的,因為沒有電源,水泵就不能工作,潛艇無法上浮,那就成了名符其實的活棺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