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攻心戰(B)(3 / 3)

雷鳴般的掌聲平息後,兒子問老子怎麼到了這裏,聽到回答後眼睛瞪成了乒乓球:“什麼?你從伊萬諾夫來?你胡說什麼呀?肯定記錯了”

父親假裝生氣地打了他一下,說:“你以為爸爸老糊塗了?我眼不花,耳不聾,是伊萬諾夫,飛機場的東邊還有槍聲呢”。

“這麼說,連莫斯科東北的伊萬諾夫也失守了”?他喃喃。“是解放”。父親糾正,並拉著兒子轉著圈向每個人鞠躬,到元首跟前時他鞠了個130度的躬。

老者問弗拉索夫,他的兒子是否衝撞了他,引來滿屋子的哄笑。

“他還小,不懂事,嘿嘿。”老子輕描淡寫地把兒子的堅守與輕狂一筆勾銷了。

屋子裏的氣氛完全變了,元首拉著中將走進天文館,在一張大圓桌坐定,幾分鍾前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的那些人圍坐在周圍,德國男侍與俄羅斯女招待端來豐盛的菜肴,大家舉起酒杯,搜腸刮肚地尋找理由敬酒。

幾杯伏特加下肚,將軍恢複了常態,侃侃而談,仿佛自己是軍校教授。德軍元首之所以對他下功夫策反,正是因為看重了他的深厚的軍事理論知識。

這位軍事理論家像站在課堂上一樣,對元首和將領們口若懸河:“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認為,攻方進攻的力量消耗殆盡已無力持續之時,防禦方乘機實施反擊即可取得最大的戰果,謂之‘頂點理論’。我識破了你的企圖,想構築縱深上百公裏的反坦克防禦工事,先用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壕和強大的炮兵遲滯你們的進攻,節節防守,等你們呈現出疲態後全力反攻,可是他們不聽,朱可夫還……”

“還打了你”。李德想起望遠鏡裏看到朱可夫打他的一幕,脫口而出。不料對方一臉尷尬,臉紅得像熟透了的蝦米。

李德好奇心大發,追問起來,中將支吾著說,打他隻是為了一個女人,與戰事無關。

“戰事那麼激烈,女人?不會吧?”元首自然不信。

冉妮亞把高腳杯裏的酒一飲而盡,快人快語地作證:“他沒有撒謊,聽他的副官說,前幾天他們抓了一個德軍女俘虜,是俄國人,美豔無比……”

冉妮亞怦然心動,不由自主地轉到牆上,中將也漫不經心地轉過臉,一聲驚叫,酒杯“砰”地掉到地上,咂得粉碎。

牆上掛著張12英才的照片,滿麵春風的希特勒把笑逐顏開的冉妮亞和麗達攬進懷裏,左擁右抱,朝暉映照著他們的臉,給他們塗上一層玫瑰色彩。在他們周圍稍遠的地方,穿著短褲、戴著鋼盔的德軍士兵正在山上溜達。遠處的背景是正向耶路撒冷挺進的蜿蜒不斷的德軍坦克、裝甲車、摩托車及卡車。

仿佛夏日裏掠過一陣秋風,希特勒心事重重地站起來。連日的戰事讓他心無旁鷲,但是現在,思念像一張無形的網,把他牽引到照片下端詳著。照片裏,麗達明眸善睞,豔光四射,香唇微啟。輕風拂麵,掀起棕色的秀發與紅色的紗巾,綠色的夾克杉敞開著胸懷,露出半邊渾圓的乳.房。

這張照片是今年夏天他們在埃及西奈半島拍攝的。當時,麗達喃喃:我們踏上亞洲的土地了,越過中東,就到了我的祖國——俄羅斯了。

元首咧嘴笑了,耳邊回響起那天身邊袍澤間的對話:

鮑曼:“我的元首,今天早上,我們已經站在亞細亞洲的土地上了,這標誌著德意誌帝國的常勝軍隊的長靴踩在世界一半洲之上了。這是千秋偉業,你的功績超過了任何古代征服者,當然,作為你的跟隨,我們的名字也會載入史冊”。

麗達:“得得得,我渾身的雞皮疙瘩掉下來了。”

冉妮亞:“主任怎麼說起溜溝子的話一套一套的,平時你不是這樣的呀。哎,對當麵恭維者可要警惕了,麗達,俄羅斯那句話怎麼說呢?”

麗達:“蜜蜂的嘴是甜的,屁股上卻有毒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