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節 田忌賽馬普魯士精神(3 / 3)

大家如醍醐灌頂、又如夢初醒,心悅誠服或半信半疑地向元首豎起了大姆指,屈希勒爾元帥噘著嘴不吭氣,他放不下元帥的架子,反駁說,蘇軍一定會識破元首的計謀,也會派出二流部隊來對付小雞師的。

李德足足盯了他三分鍾,直到盯得他低下頭後嘲諷道:“哎呀,我的元帥呀,我在聖彼得堡戰役期間就教導過你,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現在看來,婆婆的嘴碎了,兒媳婦的耳背了,你還是沒放在心上呀。在蘇聯,軍事指揮官是黨的幹部,首先要從政治上考慮問題。前不久,朱可夫打了勝仗,斯大林簡直把他捧上天了,他一定會得意忘形的。蘇軍高級指揮官隻能順水行舟,一旦進攻中遭到挫折,他馬上會喪失理智,像瞎牛撞草垛一樣,對敵人固守的陣地一遍遍死攻,正好為我們利用。打了一年仗,你連這點都沒發現嗎?”

將校們看著屈希勒爾元帥被元首訓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想笑又不敢笑,大氣也不敢出,如果不是穿著華麗的軍裝,胸前別上勳章,簡直跟跑馬場拴馬的木樁子毫無二致。

李德臉上浮現出了笑容。他原來設想將領們拚命反對這項讓小雞師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計劃,但他們默默地接受了犧牲。不愧為德軍——具有迷人的普魯士精神的德意誌軍人。

起源於瑞士霍亨山上的索倫城堡的霍亨左倫家族一手締造了普魯士。日耳曼人曾是十字軍東征耶路撒冷的騎士團的主要兵源的提供者,他們保留了騎士團“守貞、忘命、安貧”的傳統,身穿黑白兩種源色彩服裝的騎士們,曾經顯示出野蠻與凶悍也被普魯士軍人保留了下來。

從“士兵王”弗裏德裏希一世投入的巨大的軍費與學校教育費用,到“腓特烈大帝”弗裏德裏希二世近半個世紀的精心訓練,普魯士軍人成為了這個國家唯一的臣民。瓜分波蘭,七年戰爭,弗裏德裏二世率領他的軍隊幾乎是戰無不勝,普魯士成為了德意誌蘭中最強大的邦國,在弗裏德裏希大王死後不久拿破侖的軍隊幾次打敗了普魯士軍隊,但最後卻是普魯士軍人與英人聯合打敗了拿破侖。

在整個十九世紀,俾斯麥就是靠著這支曾經的戰無不勝的軍隊通過鐵血戰爭打敗了丹麥、奧地利、法國,統一了德國,從此普魯士軍官傳統延展到整個德意誌。一個法國人這樣說:德意誌不是一個擁有軍隊的國家,而一個擁有國家的軍隊。20世紀,德意誌擁有著幾百年尚武傳統的軍人們在德皇威廉二世、希特勒率領下發動了了兩次世界大戰。

1942年初,在克裏木半島,一位隨從墨索裏尼的美國記者酒後悄悄問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帥倫斯德元帥,問他為何不推翻希特勒的暴政,這位元帥憤憤的回答:“我是一個士兵,不是一個叛徒”。

龍德施泰特元帥出生於一個擁有著850年軍人傳統的家族,身上深深的烙著普魯士軍人“忠誠、服從、秩序”的傳統。 而他的老部下曾經的參謀長馮曼施坦因元帥就是1941年繞過馬奇諾防線衝陷法國的“鐮刀計劃”的設計者。在12歲就參加皇家普魯士學員軍的曼施坦因元帥身上體現著普魯士士官學校留下的嚴謹、服從、忠誠的風格,馮曼施坦因元帥是德軍元帥中的天才,他深邃的戰略思想與靈活的戰術策略讓他的敵人感受到一種可怕。狡黠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和凶悍的“坦克之父”古德裏安、“狼群”潛艇戰的設計者海軍元帥鄧尼茨,這些人身上無不體現著普魯士精神中軍人氣質。

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也有著深厚學識與嚴謹的作風、忠誠的理念,可是哲學的深邃與音樂的狂熱並沒有帶給他們理性,幾百萬的軍人的戰爭象一部冷冰冰的機器那樣有條不紊的運轉著,在希特勒的指揮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占領了大部分歐洲、北非、中東,並把海戰打到了美國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