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戰時黨代會(2 / 3)

鮑曼好言相勸,希姆萊好不容易取得元首的同意,生怕他變掛,隻得裝聾作啞,還請元首息怒。李德一聽,火氣更大了,嚷嚷起來:“這麼說,我在你們眼裏是反複無常的小人了?”

“當然不是,隻不過在黨代會這件事上,你的確變了好幾次,比如二十天前……”

“行了。”李德打斷鮑曼的嘮叨,命令大家馬上準備,兩小時後前往黨代會地點——以前的東普魯士、如今的德意誌聯邦西普魯士的狼穴。

專機從羅斯托夫起飛,經過烏克蘭、北俄羅斯和波蘭,夕陽西下的時候降落在華沙,然後驅車趕往狼穴。施佩爾已經修了一條高速公路,因而在夜幕降臨的時候抵達狼穴。

西普魯士,狼穴。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信宅裏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異常沉悶。

希姆萊離開元首後,一秒鍾地沒耽誤地向其他政治局常委們發出緊急通知,按照此前商議過無數次的預案,戈培爾的總理府、約德爾的最高統帥部、裏賓特洛甫的國會、凱特爾的人民議會都高速運轉起來,一列列專列載著代表和高官從四麵八方彙集到西普魯士名不見經傳的三等小站格爾利茨。他們德國各地、從各普魯士、從溫暖的黑海、從寒冷的北極圈,從炙熱的利比亞沙漠,從波濤翻滾的大西洋,從馬爾他,從中亞、從波羅的海、從烏克蘭來到這裏,出席黨代會。

1942年9月7日,由於紐倫堡時常遭到轟炸,黨代會改在西普魯士狼穴召開。主席台裝扮一新,元首坐在中間,旁邊坐著希姆萊,兩旁是政治局常委們。他們身後是一麵巨大的、放射著金光的老鷹卐字,兩邊掛著兩條條幅,左邊的寫著:“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德國工人黨”;右邊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我的奮鬥》”。

與1934年的、拍成電影的那次黨代會相比,這次偷偷摸摸的黨代會顯得非常低調,而且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外籍人員增加,有近三分之一的黨員是外籍人員,比如元首的貼身小背心冉妮亞也作為代表之一,拿著筆記本坐在紐倫堡市長旁邊。這位老一輩納粹黨員作夢都不會想到,他身邊的這個東歐女青年肚子裏,正懷著他們敬愛的元首的骨肉。、 這次黨代會的第二個特點是嘉賓人數多而雜,不僅有意大利、日本、羅馬尼亞、匈牙利等軸心國領導;不光有西班牙、土耳其等友好國家;不隻有弗拉索夫這樣的名為盟國、實為占領區的降將,還有戴著頭巾的阿拉伯王室人員。看樣子,德國元首夢寐以求的成立歐洲聯盟已不再是夢想。

會議在早上九點正式開始。由希姆萊副主席主持,在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雷動中,他站莊嚴宣布:“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開幕——”

早上的會議就在希姆萊的開場白和元首的動員講話中結束。為了給會議準備好夥食,負責會議接待的空軍早在三天前就開始忙碌,從哥本哈根、維也納和布達佩斯調來廚師,從克裏木半島運來魚子醬,從芬蘭運來鱈魚,從挪威運來魚翅,從柏林運來麵包,從巴黎運來葡萄酒,從慕尼黑運來啤酒,從斯摩棱斯克運來伏特加,就連餐桌上裝飾的小桃樹也是從柏林的那家花店裏運來的。

下午分組討論,此後的兩天裏都是這樣:早上大會,下午小會。此後的會議內容一是修改黨章;二是討論通過既成事實大半年的黨中央主席、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人選;三是由代表對戈培爾領導的政府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基本上都是由希姆萊忙活,元首不屑插手,因而出現這樣一種景觀:會場上吵翻了天,希姆萊忙得焦頭爛額,戈培爾眾口難辯,難以應付,卻看見元首和戈林談笑風生,談著與會議內容風牛馬不相及的俄國名畫問題。

會議已經開了三天,第三天下午,代表們雲集在大禮堂裏,希姆萊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到主席台講壇前,咽了一口唾沫,正當大家預感他又要發表長篇大論時,他撕啞著嗓子吐出了幾個字:“下麵由黨中央主席阿道夫?希特勒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