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示意他安靜。冉妮亞念起來:“但是,正如列寧教導的,忘記曆史意味著背叛。您也知道,六年前紅軍在河西走廊有過殘痛經曆,為了鞏固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成果,我們不適宜通過河西走廊到達新疆。如果說一定要派兵的話,我們計劃往北越過荒無人煙的沙漠地帶,或向南經西藏……”
米沙一下子蔫了。不光米沙,所有人都對元首佩服得要死。冉妮亞倚靠在他的肩膀上含情脈脈地說:“你真厲害,連地球那邊的事情都清清楚楚。”
“簡直是無所不知的上帝。”薇拉真誠地說。
“你是不是偷看了電文呀?”麗達成心氣他。
“河西走廊是誰?他是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嗎?”施蒙特自作聰明地說。
鮑曼今晚上表現不錯,竟然沒有一絲睡意,他想知道元首是怎麼知道的。
李德的神情一下子暗淡下來,他知道河西走廊並不是什麼巨人,而是中國工家紅軍的葬身之地,是二萬多紅軍永遠的悲愴……
1936年10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麵軍在甘肅會寧地區勝利會師。紅軍主力在西北的集中,形成了橫跨黃河兩岸發展、雄峙西北的戰略態勢。為了打通國際線,背靠蘇聯,得到援助,決定以原紅四方麵軍為主力,組成西路軍向新疆挺進。
西路紅軍在“打通國際路線”、“配合一方麵軍奪取寧夏”的口號鼓舞下,不顧疲勞,英勇進擊,但遭到青海王馬步芳和寧夏王馬步青軍隊的重兵阻擊。馬家軍直接用於對紅軍作戰的兵力,有正規軍9個旅,直屬民團3萬多人,另外還有強征參戰的青海、甘肅一些地方的“民團”約10萬人。馬家軍裝備精良,善於騎射,以狹隘的民族觀念和宗教迷信治軍,性情凶殘,作戰頑強。紅軍渡過黃河後,馬家軍感到反動統治受到了威脅,因此竭盡全力進行“圍剿”。
西路軍組成後,按照中革軍委的命令,徐向前、陳昌浩指揮西路軍,沿著絲綢之路古道,兵分左右向古浪進發。1936年11月15日,紅九軍攻占古浪縣城。古浪是西征的第一關,為河西走廊的要衝,為涼州(武威)的門戶,地勢險要。南北兩側是高山險石,城西則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直下涼州。
馬步芳得知古浪城被紅軍占領,十分驚慌,嚴令前線總指揮馬元海迅速反攻古浪。馬家軍以3個騎兵旅、2個步兵旅並4個民團的優勢兵力開始向古浪猛烈反攻。一時間,古浪城炮聲隆隆,喊殺聲響徹雲霄,震撼整個山穀,煙霧和塵土籠罩整個山崗,飛沙碎石夾雜著彈片,像雨點般落下。蔣介石派來的轟炸機狂轟濫炸,整個古浪城變成了一片火海。
12月28日,西路軍繼續西進。此時的西路軍隻剩下1.5萬餘人,戰鬥部隊不足l萬人,而且由於長期征戰,彈藥糧食匱乏,嚴重的危機籠罩在這支英雄的部隊頭上。
此時,馬家軍主力蜂擁而來,除以一部分兵力鉗製倪家營子地區西路軍主力外,以其兩萬餘人配以飛機大炮,於1937年1月19日,開始對高台縣城進行猛攻。紅軍將士們已是彈藥殆盡,隻好用大刀和梭標在城牆缺口上與敵人搏鬥。女戰士、後勤人員、機關人員全部上了城,用石塊、磚頭、滾木、大冰砣等,猛烈地砸向敵人。傷病員們隻要還有一口氣,就頑強地爬上城牆,與敵人扭打在一起,用手抓、牙咬,最後抱著敵人滾下城頭,同歸於盡。
經一周的激戰,因原改編的部分民團叛變,裏應外合,打開城門,使敵人衝入城內。紅軍將士喋血巷戰10多個小時,終因敵眾我寡,力竭援絕,慘遭失敗。包括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在內,五軍將士3000餘人全部壯烈犧牲。
高台失守、臨澤突圍後,西路軍還有約1.1萬餘人,兵員、彈藥、糧食、冬衣等物資有損無補,處境較前更為艱難。假若此時繼續西進,長途跋涉,必遭馬家軍的重兵堵截追擊,危險異常。恰在此時,中央連續來電,指示西路軍準備東進,於是徐向前又率西路軍踏上東進的征途。馬家軍發現西路軍收縮兵力,企圖東進,很快就集結了7萬餘人的重兵進行堵截。
然而,馬家軍調動兵力在東南集中防堵,使得此時的西路軍既難以東進,又無力與敵主力決戰,隻好決定返回倪家營子,以調動和尋機殲滅敵人,為東進創造條件。
在倪家營子這塊彈丸之地,西路軍以寡敵眾,同7萬多人的馬家軍展開了一場曆時40天的驚心動魄的大血戰。在戰鬥中,西路軍的勇土們子彈打光了,就用大刀、長矛、木棍、石塊與敵死拚。徐向前總指揮在房頂上指揮戰鬥,他從一個房頂跳到另一個房頂,子彈從耳邊“嗖嗖”飛過,他毫不畏懼,用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激勵指戰員們英勇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