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節 遊擊共和國(1 / 2)

在德軍大後方竟然成立了“遊擊共和國”,還四處出擊,把後方攪了個天翻地覆。德國人臉上掛不住了,對“遊擊共和國”多次發起了圍剿和封鎖行動。為保衛“遊擊共和國”,遊擊隊員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各種設施和資源,維持了共和國的正常運轉。

遊擊隊員們在“遊擊共和國”境內搞起了集體農莊,建起了工廠、醫院、郵政局、學校,甚至還有自己的報紙,報紙大體上還能做到定期發行。遊擊隊的集體農莊種植糧食和飼養牲畜,並用農產品來支援遊擊隊,遊擊隊開辦的學校則培訓了大批軍事人才。也就是說,除了沒有外國大使館外,這就是個小型的共和國。

此外,遊擊隊員們還建造了用於運輸乘客的窄軌鐵路,配備了裝甲火車,將自己的人員運往“遊擊共和國”境外及運送境內居民。

1942年2月,德軍177師副師長被遊擊隊俘虜,他被蒙著眼睛帶到“遊擊共和國”,在摘下眼罩的那一刻,他以為到了波蘭,因為他看到了鐵路和小火車。

“我太吃驚了,沒想到遊擊隊裏還有鐵路和裝甲火車。”他的這番話登到了遊擊隊自己開辦的報紙上。同時登報的還有他的反戰言論,看得出他是在受到脅迫的情況下說出這些話的:“我為自己進攻熱愛和平的蘇聯人民感到羞恥。”

在向德軍積極進攻的同時,“遊擊共和國”還建立了一些邊防部隊,專門保護居民點、工業設施和農田等。1942年晚春,他們在普斯科夫炸毀了德國的一輛裝車列車,發現拉著整整一個車皮的名畫,顯然是來自剛被攻占的列寧格勒。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以北50公裏的地方也發現了遊擊隊。

1942年3月30日在大本營成立了“遊擊運動總司令部”,任命白俄羅斯黨中央第一書記波諾馬連科為遊擊運動總司令部參謀長,下設加盟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的遊擊運動司令部。

與此同時,在加裏寧、羅斯托夫、沃羅涅日、布良斯克等6個方麵軍的軍事委員會下麵分別成立遊擊司令部,在各集團軍的軍事委員會下麵設立遊擊作戰組,向遊擊隊派出幹部,輸送武器,實行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為以後的遊擊戰爭提供了必要的組織指揮保證。

1942年5月底,蘇聯國防委員會在克裏姆林宮召開了有各遊擊兵團指揮員和政委參加的重要會議,總結全國遊擊運動的經驗和製訂基本方針。

“遊擊共和國”最高領導的加裏寧向大會作了具有蘇聯風格的專題彙報:自去年6月到今年5月底,白俄羅斯被占領土上的遊擊隊員和地下抵抗力量的戰士總共擊斃或俘虜了5萬納粹分子。

在駛往東線的5360列德國列車中,有241列被顛覆和炸毀。11座火車站、348個軍事指揮所、2100輛轎車和卡車、339條鐵路和627座公路橋被白俄羅斯遊擊隊破壞了。遊擊隊集體農莊依靠種植糧食和飼養牲畜來支援遊擊隊。遊擊隊開辦的學校培訓了大批軍事人才。

斯大林在會上作了《關於遊擊運動的任務》的重要講話,著重指出:

“戰爭史告訴我們,要戰勝侵略者,往往不僅要依靠正規軍的鬥爭,同時還要依靠有利於徹底消滅侵略者的人民遊擊運動。例如,1812年的衛國戰爭,當時拿破侖一心想征服我國,但到頭來被俄軍擊敗了,因為俄軍得到了在敵後堅決開展遊擊戰爭的武裝人民的支援。拿破侖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但還是葬身於俄國了,這是因為奮起保衛祖國的除了俄國正規軍外,還有一個強大的人民遊擊運動。

國內戰爭年代也是如此。由於全民在敵軍後方組織了遊擊運動,開展了武裝鬥爭,紅軍才得以在各條戰線上粉碎了幹涉者軍隊,保衛了處於危亡中的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

當時,蘇軍剛剛攻入哈爾科夫,斯大林情緒格外高漲,他信誓旦旦地保證說,現在,敵後遊擊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被德國占領的領土,必將成為埋葬敵人的墳墓。

斯大林在講話中還規定了遊擊運動基本方針:鞏固和發展遊擊隊,在所有城鄉建立地下遊擊預備隊;遊擊行動的基本目標是破壞敵後方交通線;加強遊擊隊同正規軍的配合;遊擊隊廣泛出擊,遊擊兵團向敵後實施深遠奔襲;加強敵占區居民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廣泛吸收人民群眾參加鬥爭。

斯大林還談到狡猾的德國人用小恩小惠拉攏民眾。他不相信德國人會把土地真正分給農民,因為連他都不願意這樣做,如果包產到戶了,農民們就不好控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