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比利時人在幹草堆裏快要熱得發昏了。但是他們始終保持一英寸一英寸地向前推進將近兩個小時,他們中多數都進抵到低處溝壑的掩體處。
與此同時,德軍炮兵和一支超過60架俯衝轟炸機的航空編隊猛烈轟炸了亞布倫斯卡亞附近的蘇軍陣地。頑強的抵抗最終在下午3點鍾結束。
“我們的士兵隨即跳出他們的幹草堆,”德格萊爾寫道,“他們不願讓其他人享有榮譽首先進入這座正在燃燒的小城。”
然而,一支蘇軍近衛坦克團自北而來。先頭的比利時團第1營衝出去了,第2營還在幹草堆裏窩著。近百輛T34坦克衝向幹草堆,用炮彈轟、用子彈掃,用坦克壓,用炮管頂,用火燒。
幹草堆裏慘叫聲響成一片。鮮血浸透了幹草堆。在這場坦克對幹草的屠殺、鋼鐵與肉體的對決中,第2營全營覆沒。除了3個人外,其餘要麼被燒死,要麼被磨成肉羹。
這些幹草是奶牛的飼料,如今飼料裏添加了幾十噸肉沫,成為天下最富有營養的飼草。
傷疤少將看來對戰場非常熟悉,現在他又指著右前方的一處陣地說:“看呀,那是柏林人的陣地。”
在比利時人的北麵,來自第466步兵團的一個柏林人組成的連隊在反擊猛烈的抵抗時,也采用了非常規的戰術。
起先,由於俯衝轟炸機為其鋪平了道路,也得到了第616陸軍高射炮營的20毫米口徑自行高射炮的支援,這個團進展較為順利。
第616營的炮兵們同這些柏林人並肩作戰,用火炮向地麵目標直射。但是地雷區、密集的矮樹叢、戰場上到處橫陳著砍倒的大樹,以及隱藏在小塊陣地裏的蘇聯士兵都延緩了推進的速度。
柏林人衝進了一個少見的堅固的防禦工事,它位於一座叫瑪亞苦養蜂場的農場中。為了將那裏的機槍和迫擊炮群打啞,他們召來炮火支援。情報通過電台傳回來,而幾分鍾後,農場前的掩體開始倒塌。
柏林人像偷吃蜂蜜的黑熊一樣,嘴上抹著蜜,冒著槍林彈雨繼續往前衝。德國人突襲了蘇軍的一個戰壕。
一名士兵寫道:“蘇聯人還在裏麵,靠在戰壕邊上蜷縮著。突襲的德軍部隊跳進去,並且同樣地低頭俯進,逼近戰壕的牆邊,尋找掩體躲避炮彈。雙方誰都沒有同對方搏鬥。每個人都緊緊貼在地麵上。在那一時刻,他們隻是作為人類的角度,試圖從這些充滿危險的、發出尖銳聲音的、熱得發紅的彈片中拯救自己。”
半小時後,炮火排斥戛然而止,戰壕裏處於暫時的休戰狀態。德國人跳起來,用俄語大喊:“舉起手來!”隨即解除了戰壕中蘇聯士兵的武裝。當重新開始前進時,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處於更加微妙境地之中。他們闖進了一個蘇軍戰地廚房,這裏正準備供應熱氣騰騰的早餐。在那些俄國廚師驚恐的目光注視下,柏林人迫不及待地排成行,舉著槍,挨個領取從天而降的茶和小米粥。
李德還看到了俄羅斯士兵和烏克蘭士兵的作戰行動。在北非和地中海,卡明斯基的俄羅斯人民解放軍和烏克蘭第1軍與德軍並肩作戰,他滿意地看到這裏的士兵比非洲的表現還好點。由於分到了土地,他們是為自己而戰——盡管還得依靠強製。
一架容克運輸機的投彈艙口打開了,從裏麵拋出滿天的傳單,上麵寫著:“向哈爾科夫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