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戰爭越打越大(3 / 3)

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參謀長海耶和其他海軍將領敬佩地望著元首,海耶當麵恭維道:“元首就是元首,一下子找出了問題的根源。”他們心裏卻為有人摘取他們肩膀上的重擔而高興。雷德爾和鄧尼茨也懷疑是英國的雷達作怪,但誰也不敢確認。說到底,誰也怕擔責任。萬一判斷失誤,把德國引入岐途,那可一點都不好玩。

戈林皺眉,因為他一直給希特勒進言,聲稱英國人的雷達是“成人的玩具”,沒有多少價值。正是他,在負責德國四年經濟計劃期間,停止了德國雷達的研製經費,現在自食其果了。

李德說的不錯,隻不過太簡單了點。實際上,英國人為了保住至關重要的海上交通線,他們絞盡腦汁,研製出聲呐、雷達、探照燈等多種反潛裝備,這些裝備成為英國人對付德國“狼群”的“王牌克星”。

早在一戰時,英國人就利用水聽器來搜索潛艇,但這種原始的設備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戰後,英國海軍投入大量精力來發展聲呐。英國在標準的聲呐裝置上加裝了一個距離顯示器,它可以指示發射深水炸彈的最佳時機。

隨著戰爭的進行,英國繼續對聲呐進行改進,使其性能有了明顯提高,為最終打敗“狼群”發揮了應有作用。

雷達是英國人的另一張王牌。正是雷達,在保衛英國的不列顛空戰中立下了大功。1936年,英國成立了雷達研製小組。1941年,英國研製出ASVⅢ型雷達,它使用10CM波長的磁探管,可以在64.4千米的距離上發現護航運輸隊,在19.3千米的距離上發現處於水麵狀態的潛艇。

磁控管的出現使雷達性能獲得了突破,英國以此技術研製成功10CM波長的高清晰度271型雷達,又叫高頻測位儀,它能在一公裏以內發現伸出水麵的潛望鏡。隨著更先進的272、273雷達的出現,英國在反潛作用方麵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

英國人的第三張王牌是探照燈。由於當時雷達的最小探測距離恰恰稍大於夜間目視發現潛艇的距離,所以潛艇夜間水麵航行時,幾乎總能避開空中攻擊,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英國岸基航空兵。

這時,一名叫漢弗萊?戴維德?利的軍官提出了使用探照燈搜潛的設想。在克服了一係列困難後,探照燈裝上了“惠靈頓”式轟炸機,這是一具61CM的探照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可轉動20度,被稱為“利”式探照燈。

1941年初,安裝了“利”式探照燈的飛機擊沉了德國U502艇。在新式雷達和“利”式探照燈投入使用後,德國潛艇失去了夜間自由活動的“豁免權”。所有德國潛艇都必須潛航通過比斯開灣,這就使它們不得不在白天上浮充電,被發現和攻擊的概率隨之大大提高了。

與此同時,英國人還致力於改進和開發直接攻擊潛艇用的各種武器和彈藥。經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深水炸彈的效能有了明顯提高,還有一些新的反潛彈藥問世。在英國不斷發展的反潛能力麵前,德國潛艇的活動越來越困難,並且損失慘重。

李德的直覺是正確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絕大多數潛水艇官兵浴血奮戰的同時,也有動搖分子。這些人盡管是極少數,給帝國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

幾個月前,大西洋上發生了一件丟臉的事。U570號潛艇受到英國飛機攻擊,二把刀艇長驚慌失措,竟然脫下白襯衣投降,開創了有史以來潛水艇向飛機投降的悲喜劇。

還有一艇U110號潛艇被英國輕巡洋艦逼到水麵,英國海軍完整地繳獲了潛艇,包括上麵所有的密電碼本、文件和用來譯成無線電信號的譯碼機。

正是在這些背景下,攻擊護航運輸隊的德國潛水艇一下子損失了幾名“王牌艇長”,讓鄧尼茨大為吃驚,於是向元首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