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中校認為灘頭陣地恐怕是守不下去了,隻能退到內陸工事了,他立即下了命令,命令迫擊炮分隊對灘頭進行5分鍾的覆蓋射擊,然後以此為掩護,立即撤退到第二道防禦工事組織防禦,各坑道分隊還炸毀連接第一道防線的坑道。
德軍第一波突擊隊苦苦支撐了半個小時以後終於盼來了援軍,一個步兵連的兵力外加3輛裝甲車順利的上岸,途中隻有一艘倒黴的人員登陸艇被炸毀。
正當德軍準備快速穿插擴大戰果的時候,英軍則集中了島上所有能集中的各種大炮猛烈的朝德軍登陸點和突破口進行了近10分鍾的猛烈射擊,德軍拚命呼叫著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不少士兵都倒在了英國軍隊的猛烈的炮火之下。
英國工兵起爆了事先埋設在公路兩邊的炸藥,十幾噸TNT炸藥將方圓數平方米內的坦克和幾十名德軍士兵炸上了天,士兵殘骸漫天飛舞。好不容易上岸的3輛Ⅳ型坦克有2輛消失在爆炸之中,剩餘的1輛坦克開足馬力,一邊用75毫米火炮和2挺機關槍拚命壓製英國軍隊的火力,一麵掩護步兵繼續衝鋒。
指揮部裏,4名英國士兵筆直的站在指揮所裏。南非中校表情冷然向他們訓話:“士兵們,仗打到這個份上,大家盡力了,現在我們已經走投無路了。你們四個務必保證有一個人活著到沙特阿拉伯請援,這裏如果再沒有援軍到達恐怕支撐不了多久。海邊有一艘為你們準備的特種突擊潛航器,可以讓你們在水下以4節的速度航行20分鍾,剩下的就靠你們自己了。”
“一定完成任務。”四個勇敢的士兵異口同聲的說道。“很好,你們出發吧。”說著中校給四個士兵行了一個軍禮表示敬意。
送走4名士兵,南非中校回到自己的小洞穴裏借助著微弱的燈光寫著日記:今天我們損失了780名士兵,德軍的進攻傷亡近200人,但是我們已經快耗盡所有的能量了,彈藥和藥品已經嚴重枯竭。德國軍隊已經登島,最後時刻將不可避免的到來,但是會不會有援軍來我自己也不知道……
他寫到這裏時德軍的進攻又開始了,他的日記也終結在了這一刻,時間定格在1942年5月29日淩晨4點。
“長、長官,德國人打進來了,而且在我們背後也出現了化裝的德軍。”上尉帶著傷跑指揮部,對南非軍中校驚慌地報告。中校掏出手槍當著前沿指揮所裏麵所有人員的麵,“啪”的一槍打在上尉的腳下,吼道:“臨陣退縮者殺無赦!上尉跳了幾蹦子,飛也似地返回陣地。
南非中校戴上鋼盔,拿起一支衝鋒槍對周圍人喊叫:“凡是能拿得動槍的都跟我上,把德軍的攻擊擋回去”。
中校帶著近110名英國、南非、新西蘭、印度,甚至還有一名尼泊爾人的多國部隊衝出指揮部,很快便和衝進來的突擊隊激戰起來,一輛英軍裝甲車也趕上來,用20毫米機關炮猛烈的傾瀉著炮彈。
趁著月色進攻的德軍又一次遭到打擊,所幸卡爾梅克突擊隊與德軍偵察兵從英軍背後出現,裝甲車冒出一股濃煙,英軍多國部隊四散而逃。
李德與隆美爾乘登陸艇來到了蒂朗島上,看著德軍士兵麵無表情的抬著德軍和英軍士兵的屍體到掩埋地點,一些士兵在清點繳獲的武器,更多的雙方傷員在哭號著等待運走。
李德心中一陣茫然,雖然花了30個小時的時間占領了這個島,但付出了427人的代價,還有4艘登陸艇、2輛坦克、3輛裝甲車,島上的2300英國士兵中有763人陣亡,1104人受傷,但英國人殊死抵抗的決心讓他不由地必生擔憂。
大部分英國士兵逃到島上時把武器都丟了,真可謂是丟盔卸甲,但他們並沒有束手待斃,而是拿著手榴彈和刺刀英勇抵抗,尤其是戰鬥最後時刻,南非指揮官帶領著最後殘餘士兵向德軍衝鋒,最後南非中校陣亡。所表現出來的視死如歸的精神和戰鬥氣概,讓元首越來越感覺到了英軍的抵抗信心。
李德轉而一想: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損失巨大,但是我們畢竟攻占了這個島子,封鎖了出海口,為下一步的作戰打下了基礎。
蒂朗島上不是土山就是石山,李德慰問了駐島部隊,與卡爾梅克突擊隊一起返回了開羅。他的心思馬上轉到了蘇伊士運河上。隨著蘇伊士運河的斷航,歐洲國家受到了巨大的經濟衝擊,英國不得不動用本國的戰略石油儲備來緊急供應國內日益嚴重的石油短缺,還實行了加油站每次隻向一輛汽車加三分之一油箱的油料。不少地區因為汽油短缺而不得不將封存多年的自行車找出來當成交通工具使用。
李德有理由盤點下戰果:到今天為止,英國第7裝甲師、第1南非師、第4印度師和第4坦克旅以及第50師已被消滅,英諾裏將軍的第30軍第1裝甲師、戈特中將的第13軍裏的第2南非師、霍姆斯的英軍第10軍第5印度師、柯尼西將軍的自由法國旅,還有新西蘭第2師了大部被殲滅。整個英國第8集團軍十分之九的兵力不複存在了。
兩個月的艱苦奮戰,英軍被俘虜14.5萬人,陣亡8.5萬;德軍付出6萬人的代價,有0.7萬人下落不明。還有同樣數目的意大利人。這個代價是值得的,他們已經占領了埃及,控製了油田和蘇伊士運河,而這是曆朝曆代的德國人想都不敢想的。
李德與同誌們披上色彩鮮豔的床單布,戴上頭巾與黑色橡膠圈,混跡於開羅狹窄而熱鬧的街頭。街兩邊有很多布搭的涼蓬,成群結隊的小孩子跟在他們後麵要錢。冉妮亞與麗達穿著便裝,引來無數人駐足觀看。
李德先參觀了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和蘇丹?哈桑清真寺,然後在塞得港大街坐上四輪馬車,前往遊覽尼羅河。李德坐上了真正的輪船——船舷兩邊有兩隻大輪子劃水而行,把好多三角帆船臉到後麵,岸上孩子們也不甘示弱地追逐輪船。他們在卡納克大寺看石頭公羊,在艾美諾菲斯神像旁騎驢。夕陽西下的時候,尼羅河上煙波飄渺。輕風掠過臉龐,帶著李德的思緒飄向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