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節 我們的隆美爾(2 / 3)

麵對丈夫的熱愛,露西也投挑報李,為寫回信,經常打字打到深夜。他成名之後,很多德國女孩子給他寫信。他曾經跟自己的妻子開玩笑說:“如果當年我還是一個中尉的話,有這麼多的信該多好,那樣一來,就沒你什麼事了。”露西白他一眼:“瞧你美的。如果沒有我這個賢內助,說不定你當一輩子中尉的。”

法國戰役後,他指揮的第七裝甲師獲得“魔鬼師”稱號。像其他受到元首器重的將軍一樣,隆美爾被哈爾德放逐到法國當導演拍攝電影,文藝界是性開放的伊甸園,一些漂亮的女演員經常圍住他要求簽名留念。有些少女被這位大名鼎鼎的偶像迷得神魂顛倒,看到隆美爾就圍上來送禮品,並含情脈脈地看著他,有些膽大的姑娘幹脆把自己的照片送給隆美爾。但他還是把她們拒之三米之外。

盡管姑娘們得不到隆美爾的垂青,但是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卻把他納入自己的視線,讓他擔任自己的警衛隊長。

1935年,當時默默無聞的隆美爾中校奉命調到新建的波茨坦陸軍學院任教官。波茨坦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搖籃,波茨坦衛戍部隊教堂更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聖地。希特勒上台後,蒙受凡爾賽恥辱的德國人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波茨坦自然成了德國人追思昔日輝煌的聖地。陸軍學院更不例外,學院的大廳裏高懸著44幅普魯士和德國陸軍元帥的油畫像。對能有機會在此執掌教鞭,隆美爾感到非常得意。在這裏,他完成了他的名作:《步兵攻擊》。

這本書是隆美爾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經驗為基礎,參照中外軍事名著、包括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加上現代教學理論編著而成,書中貫穿了德國軍事理論所倡導的進攻精神,提出了“進攻,進攻,再進攻”的觀點,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語言生動,個性顯明。他充分強調了發揚火力在機動戰中的重要性,還提出要利用欺騙、恫嚇等手段,為實施機動戰謀時造勢。

這本以實戰經驗為主要內容的軍事著作很快就成了暢銷書,與此同時,古德裏安也將自己的講稿彙編成《前進!坦克》一書出版,為“閃擊戰”大唱讚歌,並為建設坦克裝甲部隊搖旗呐喊。這兩本書在德國上下引起了強烈的轟動。帝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為出版這兩本書做了很多工作,親自出席首發儀式。

《步兵攻擊》的出版一下子讓隆美爾聞名遐邇。稿費滾滾而來,他從一個窮教書匠變成了大款,露西更加為當年自己的正確選擇沾沾自喜:凡是男人,要麼有錢就變壞,要麼不壞但沒錢,上帝啊,誰能擁有隆美爾這樣的既專一、又能掙錢的丈夫啊?讓露西高興的事情還在後頭呢:不久後,隆美爾被任命為希特勒警衛部隊的指揮官。

隆美爾在努力扮演好丈夫的同時,更想當個好父親。雖然他沒讀過《三字經》,也懂得“子不教,父之過”、“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古訓,想讓兒子也成為戰將。兒子剛剛7歲時,就被他悄悄帶到軍校學騎馬。兒子腿太短,還夠不著馬鐙,他硬把兒子的小腳塞進馬鐙,但那匹馬掙脫韁繩,拖著一條腿還掛在馬鐙子裏的小隆美爾跑了幾十米,孩子頭上劃了一個大口子。他隻得花錢消災,給兒子一塊錢的封口費,以免讓孩子向他母親告狀。

隆美爾具有一切斯瓦比亞人的傳統特征——節儉、忠誠、勤奮;同時,他也貪圖虛榮,喜歡別人的吹捧,也是有分必報的人。他對特權階級和貴族懷有一種常見的輕蔑,采取的辦法是常常在信中、而不是當麵把他們罵得狗血噴頭。

隆美爾個頭不高,常有狐狸般的狡詐和微笑,又在北非戰場屢勝,於是被稱為“沙漠之狐”。

隆美爾與調到南方的凱塞林元帥吵嘴,凱塞林被他的不留情麵激怒,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什麼總司令?不過是一個師長而已。”

他過於迷信裝甲車輛,曾提出一個公式——“坦克在原則上隻能被另一輛坦克擊毀,步兵武器擊毀坦克隻是例外”。二次大戰的實踐卻證明,對坦克最大的威脅已來自空中打擊。

擔任非洲軍團司令後,他走到那裏,身後就跟著一大群拿照相機的人。由於自己當過短暫的電影導演,他把拍電影的人奉為座上客,他拍攝了在烈日暴曬下的坦克裝甲上煎熟雞蛋的記錄片,寄回德國放映,其實,他在拍攝前,先用煤氣把坦克裝甲加熱,然後再放上雞蛋。所以說,隆美爾也是二戰德國將領中拍照最多的家夥了,與美國的麥克阿瑟有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