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娃小姐也在慕尼黑。”鮑曼討好地說。李德“嗯”了一聲,精神一振。
當晚,李德飛到慕尼黑,住進瓦瑟堡大街12號那棟帶花園的小房子裏,這是希特勒送給愛娃的禮物。鮑曼等高級陪同住到德意誌飯店,領袖旗隊的戰士們在小房子周圍布哨。
李德叫開門,跟隨女傭徑直走進客廳,映入眼簾的是愛娃雍懶地躺在沙發上,一隻腳垂到下麵,她的蘇格蘭牧羊犬正給她舔,腳,唱機正播放著米密?托馬的“我願伴陪你”。 一隻紅腹灰雀在鳥籠裏上竄下跳,張著小尖嘴巴不停地鳴叫:“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李德摸了摸鼻子上的紗布,玻璃窗裏的影子的確像個妖怪。牧羊犬竄到妖怪跟前嗅他的腳,愛娃迅速站起來,把這隻戀足不專一的畜牲趕走。
深秋的空氣涼爽而清新,浮動著一抹淡淡的半透明的霧氣,幾聲婉轉的鳥鳴帶著清脆的尾聲嫋嫋地從霧中飄來。李德與愛娃沉醉在愛河當中,吸吮愛情與寂靜,沉入幸福的夢幻。
一陣雲雨後,愛娃枕在李德的胳膊上耳鬢廝磨:“阿道夫,你變得讓我認不出你來了,最大的變化是你更有人情味了,我喜歡這樣。”
李德撫摸著她膚如凝脂的肉體,聽她繼續說:“ Wir sind überall die Besten natürlich auch im Bett(我們什麼都要做到最好,當然做,愛也不例外) ”
李德像獵豹一樣把她壓在身下……
……
1923年,納粹黨員發展到三萬餘人,成為德國一支新起的引人矚目的政治力量。其時,正值德國馬克暴跌,金融界一片混亂,法國、比利時又出兵占領了魯爾,激起了德國人民對政府的憤怒情緒和愛國熱情。希特勒認為奪取政權時機已到,他聯合德軍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企圖仿效墨索裏尼向羅馬進軍,利用暴力推翻魏瑪共和國。
1923年11月8日,在慕尼黑皇家啤酒館,當巴伐利亞邦長官卡爾對著3000名端著大杯子喝酒的市民唾沫橫飛的時候,希特勒和他的衝鋒隊輕車熟路地包圍了這裏,在門口架起了機關槍。希特勒走進啤酒館,跳上桌子朝天花板上開了一槍,宣布“全國革命已經開始了”。
他還虛張聲勢地說:“這個大廳已經由600名有重武器的人員占領,任何人都不許離開大廳。巴伐利亞政府和德國政府已被推翻,臨時全國政府已經成立,陸軍營房和警察局已被占領,軍隊和警察正在納粹旗下向市內挺進。”
當時希特勒34歲,屬於顛狂而辦事不牢的階段,導致暴動最終失敗。但此舉讓他成為聞名全國的政治人物,被捕期間,他完成了那本《我的奮鬥》的寫作。
希特勒於1933年掌權之後,每年都要在皇家啤酒館舉辦集會,大肆慶祝啤酒館政變。1939年,有人把定時炸彈放在靠近講台的柱子裏,準備在希特勒演講到一半時爆炸,但當晚慕尼黑起了大霧,原先坐飛機的希特勒提前離開啤酒館,乘火車返回柏林。這場霧就像《三國演義》裏上方穀的雨一樣救了希特勒,就在他離開13分鍾後,炸彈引爆了。此後,紀念活動改在附近的獅子啤酒館。
李德在獅子啤酒館與老戰士們握手。這些老戰友們為元首的變化感到驚訝。在歇斯底裏的歡呼聲中,元首發表了題為《為第三帝國英勇奮鬥》的演講,紀念活動在《霍斯特.威塞爾之歌》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