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認真地聽著,盡力在腦海裏搜尋著。他很奇怪,他已經進入了角色,感覺自己與希特勒融會在一起了。似曾相識的曆史在他眼前浮現。
勃勞希奇元帥使勁咽了下唾沫,繼續說:
“這裏需要著重指出二個方向:一是北方,我39摩托化軍已經進入提赫文,準備在稍加休整後猛撲斯維河……”
哈爾德補充道:“還有一個師要向東挺進,向沃洛格達總方向進攻。”
“進攻個屁。”李德心裏罵道,“蘇聯第七集團軍麥列茨科夫將軍很快就要把你們追趕出提赫文。”李德眼前浮現出蘇聯麥列茨科夫元帥的回憶錄《為人民而戰》,曆史上蘇軍就是在德軍占領幾天後,也就是1941年11月11日開始反攻的。他努力在腦海裏搜尋蘇軍反攻部隊的番號,好像是第七集團軍第46坦克旅和一個步兵團……
“我的元首。”勃勞希奇元帥把他從回憶中喚醒,他張口結舌了一小會,很快鎮定下來,房間裏一陣輕微的騷動,麵前的大腦袋繼續彙報:
“北方戰線的情況就是這樣,估計十日內德軍就會抵達斯維裏河與芬蘭軍隊會合,下麵我們轉入中央集團軍……”
“等等。”李德喊叫起來,“您就那麼確信十日後德軍一定會與芬蘭軍隊會合?也就是說,蘇軍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們,不,看著德軍與芬軍會合而無所事事?難道他們不會反攻?”
房間變成了蜜蜂窩,充斥著嗡嗡聲。在此之前,元首與他們製訂作戰計劃時,隻是一廂情願、信馬由韁地規定德軍如何如何,很少設身處地地想蘇軍怎麼辦。今天不同了,元首竟然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讓他們始料不及。
望著這些不可一世的將帥們迷惑的表情,李德非常開心,頓感信心倍增,他在地圖上指指點點:“我確信,幾天後蘇軍就會反攻。”
“用什麼反攻?”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聲音不高,但語氣中透著威嚴,隱藏在眼鏡後麵的那對小眼睛裏射出寒光,令李德不寒而栗。
李德胸有成竹地說:“第46坦克旅和一個步兵團,還有蘇軍步兵第44師及191師……”
“第44師及191師已被消滅,至於您說的第46坦克旅嘛,他們還在第七集團軍後方與芬蘭軍對峙。”哈爾德說完,馬上響起一陣陣附合,哈爾德洋洋得意地瞅著“希特勒,”摘下眼鏡擦拭著。
接著李德與這些頑固不化的將軍們爭持起來,很快他就敗下陣來,畢竟他沒有那麼多專業術語,畢竟他不掌握那麼多的細節,畢竟他缺乏希特勒的氣勢,畢竟他底氣不足。他不禁為希特勒同情起來,與這些高傲、自命不凡的將軍們共事簡直是受罪,僅僅是他們那一本正經的表情就讓人受不了。轉過來一想,他具有他們所有人,甚至連希特勒都不具備的先見之明,那就讓事實教訓這些古董們吧。別看現在你們一個個活龍活現,事實很快會證明我有先見之明,到那個時候,你們就成了豬尿泡了——又羞又臊。
勃勞希奇元帥又喋喋不休地談起中央集團軍的形勢,總的意見是發動對莫斯科的第二次進攻。李德清楚地知道曆史上對莫斯科的第二次進攻是場災難,一方麵他想讓德軍碰得頭破血流算了,不過那樣一來,他就不能樹立威望,而且他心裏產生強烈的衝動——追逐名利的強烈欲望。
勃勞希奇元帥用這樣一句話結束了彙報:“我代表陸軍總司令部和總參謀部,請求元首批準我們實施針對莫斯科的‘秋季進攻’計劃。”
“秋季進攻?”李德反問了一句,哈爾德的表態證明他沒有聽錯:“在入冬以前攻占莫斯科還是有相當把握的,總參謀部同意陸軍總司令的意見。”
一陣死一般的沉寂,李德用嘲諷的口吻自言自語:“秋季進攻?你以為這裏是印度呀。”
哈爾德步步進逼,提高了聲音:“請元首批準我們的計劃。”
李德也提高了聲音:“自10月2日台風行動開始以後,你們就說11月7日在莫斯科紅場閱兵,而今天,在紅場閱兵的不是我們,而是斯大林。你們用什麼進攻莫斯科?用130萬陷在泥潭裏不能自拔的疲憊之師嗎?”
哈爾德挑釁般望著李德,喊叫起來:“我的元首,請充許我更正兩個小小的錯誤:第一,莫斯科已被我軍從三個方向包圍,紅場更在我們炸機的範圍內,斯大林斷然不敢舉行閱兵式,除非他不要命了。第二,我軍進攻莫斯科的兵力是150萬陸軍,截止昨天,也就是11月7日下午17時,共傷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