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疏勒遇敵(一)(2 / 2)

而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接壤,因此在完成對貴霜帝國的出訪之後,接下來使團便可以直接從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的國界進入安息帝國,而羅馬帝國(為了以後的稱呼不致使人產生混亂,大秦帝國都改稱羅馬帝國)處在安息帝國的西邊,兩國之間通常以幼發拉底河為界,不過羅馬帝國經常派兵渡過幼發拉底河,對安西帝國的地盤發動進攻,因此如今也不知道羅馬帝國是否已經占據了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安息國土,不過等將來到了安息之後,問一問西邊的情況便會知道了。

還有一個情況,便是在今年的早些時候,疏勒國王曾經起兵反叛,當時張晏也曾會同了龜茲、焉耆、車師前後部共計士兵三萬餘人,對疏勒國進行了征討,但是張晏帶著的這些臨時湊到一起的軍隊連續對疏勒國都楨中城進行了四十多天的攻擊,也未能奏效,最後因為後勤供應不上,張晏無奈之下隻能撤軍。

由於張晏未能平定疏勒的叛亂,因此如今的疏勒可以說已經脫離了大漢西域長史府的管轄,自立為王了,而老劉等人要去貴霜帝國,必然要通過蔥嶺進入貴霜地界,而疏勒國又在老劉等人的必經之路上,否則繞道疏勒南邊的莎車,又必須從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穿過去,其凶險程度更大,因此老劉等人商議再三,決定還是從疏勒國境內穿過去,根據張晏所掌握的情報,如今的疏勒國共有士兵三萬多人,幾乎都集中在都城楨中城內,因此疏勒境內其他地方的軍隊很少,隻要使團在進入疏勒境內後,盡量遠離楨中城,不要驚動了城中的守軍,便可以從疏勒境內穿過去。

至於沿途所經過的其他屬國都與大漢關係交好,因此不用擔心會有什麼危險,而且到了他們的領地,還會受到這些屬國國王的歡迎,所以張晏向老劉建議,等使團離開的時候,自己帶著一百名士兵陪同使團一同出發,這樣一路之上自己既熟悉道路,又與沿途的這些屬國的國王相識,因此可以省去使團很多的麻煩。

老劉想想也是,從它乾城到蔥嶺有近萬裏的路程,而且一路上也會經過很多的無人區,稍不小心便會迷路,有了張晏的帶路,確實可以為自己等人省去很多麻煩,而且也會讓沿途的那些國王安排使團成員的食宿。因此老劉與王允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接受張晏的提議,離開它乾城時便帶上張晏和他的一百名士兵,不過老劉也對張晏道:“張大人,你們這次護送使團西行,雖說是在你們的轄地內,但是也會耽誤你們一個多月的時間,所以我也不會讓你們白跑一趟,為了表達我們的謝意,我這裏送給西域長史府黃金五百兩,算是我們對張大人和長史府中各位官員和士兵的酬謝,張大人放心,這筆錢可不是出自朝廷給我們的路資,而是我自己出的錢,我的錢張大人也請放心,因為我是無極甄家的女婿,在當官之前也曾做過一段時間的生意,所以我的私房錢也不少,我告訴張大人這些,便是希望張大人不要推脫,畢竟這也是我和使團成員的一點兒心意。”

張晏聽老劉說完之後,本想推辭不受,可是再想想西域長史府這些年來,朝廷每年撥下的經費和軍餉一年比一年少,雖然自己手下的五百士兵靠著屯田還能有一些收入,但是根本解決不了整個長史府的開銷,如果不是靠著西域的這些屬國每年送給自己的一些牛羊馬匹,自己已經很難支撐長史府的一應開銷,而這次王爺為了答謝自己,又是自掏腰包賞給長史府五百兩黃金,令張晏也是心動不已,畢竟五百兩黃金幾乎夠西域長史府一年的開銷了,而且看王爺也是一片誠心,因此張晏沉吟再三,便不再出言推辭,而是跪倒在地,代表長史府的官員和士兵向老劉拜謝。

又過了幾天,陳宮和淳於瓊已經帶著一些親衛隊員將使團成員所需要的棉衣準備齊全,好在臨走時使團帶的馬匹比較多,因此正好把這些衣服放在了那些沒有人騎乘的馬背上,而有了張晏帶著的一百名久經沙場的西域長史府士兵的加入,如今的使團中,士兵隊伍的人數也增加到了近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