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6章 :白骨疑案十九(2 / 2)

秦泰私下總結過這個朱厚熜,他是一個私心大於一切的皇帝。為了他母親的地位,不惜和所有的大臣對著幹,為此不少官員被遷怒抄家殺頭。為了能夠長生不老,朱厚熜不惜下令大麵積征集十三四歲的女孩子進宮。據說這些女孩子進宮之後,由於吃不好、睡不好。第一年就死了十分之一,第二年死的更多,到了第三年隻剩下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了。再怎麼說這些女孩子也是嘉靖皇帝的子民,也就是嘉靖皇帝的孩子,有這麼不顧自己孩子的父母嗎?由於嘉靖皇帝朱厚熜花錢如流水,導致內宮財務緊張。朱厚熜不想辦法開源節流,反而夥同嚴嵩做出這種事情。瘦了國家肥了自己,傷了國家根本漲了自己的錢袋,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都幹得出來,嘉靖皇帝朱厚熜真的是無藥可救了。為了所謂的長生不老,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二十年不上朝,不和朝臣見麵,麵對麵處理軍國大事。為了縱容嚴嵩,讓嚴嵩繼續為自己老錢,嘉靖皇帝朱厚熜能講所有的國家大事交給這個公私不分的嚴嵩,任由嚴嵩禍害天下蒼生。為了自己的地位鞏固,嘉靖皇帝朱厚熜默許徐階和嚴嵩發生黨爭,看著他們兩派為了自己的利益打來打去。為了自己的麵子和利益,嘉靖皇帝朱厚熜更任由身邊的太監們插手各地事務,甚至於內部搶班奪權。

為了個人的利益,不顧老百姓的死活,迫害治下百姓,這是“不仁”;為了自己過得舒服,出賣國家的利益,這是“不忠”;不顧祖宗留下的基業,自斷家國天下,這是“不孝”;為了自己的地位,出賣他人,挑起不惜要的紛爭,這是“不義”。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貪財、狠毒、好色、心狠、虛偽、奸詐的皇帝,不要說整個明朝了,就是整個中國曆史,也是絕無僅有的。再加上嘉靖皇帝朱厚熜他迷信道教,整天沉迷於煉丹修道。可以說嘉靖皇帝朱厚熜是絕無僅有、鶴立獨行的一個另類皇帝。這種皇帝的存在,是天下人的不幸,是大明的不幸,是朱家的不幸,更是中國的不幸。

“這個皇帝不是不知道,隻不過他不在乎而已。他總覺得一旦他得道成功的話,所有的事情就會引刃而解。一旦他長生不老的話,一旦他能過永遠地做皇帝的話,所有的事情可以慢慢改過來。老百姓對他的不滿可以消除。國家可以重新強大起來。外患也不再是問題,大不了他老人家親自去一趟,彈指一揮間就把對方給滅了。孩子不聽話也不要緊,大不了關起來或者直接殺了。反正他自己永遠不會死,有沒有後代不重要,將來會有更多的孩子。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真的能永遠不死嗎?他做了這麼多的錯事,他或者他的後人怎麼能改過來?他給他的後人,還有他的子民留下了一些什麼?”這是不久之前老酒鬼師爺對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精辟點評。當然當時隻有秦泰他們幾個自己人在場。

就因為這樣,秦泰覺得這個嘉靖皇帝朱厚熜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再不點醒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話,就是他這個臣子做得不合格。本來秦泰不敢這麼做的,他也曾經猶豫過,後悔過,大明有的是官員,難道就他一個人明白嗎?就他一個人敢這麼做嗎?為什麼要做這個“出頭鳥”?可是當他被孟小十等太監逼到這種地步之後,當他決定利用先帝的名分的時候,他一切都想通了。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利用先帝的名分,以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長輩曆代先皇的口氣教訓嘉靖皇帝朱厚熜。逼著嘉靖皇帝朱厚熜改正一些錯誤,逼得嘉靖皇帝朱厚熜反省自己的過失,逼著嘉靖皇帝朱厚熜為自己做的錯事負責。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不要老百姓,可以不要他的子孫,但是他絕對不會也不敢不要他的祖宗。因為一旦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要或者不承認先皇的話,他就不是朱家子孫,就沒有資格當這個皇帝。一旦皇帝的寶座沒有了,就算嘉靖皇帝朱厚熜能夠長生不老又有什麼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最終目的就是做一個永遠不會死的皇帝,皇帝是他的根本,希望能夠永遠不死。要是帝位沒有了,永遠不死又有設麼用呢?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定會為了帝位答應一切,一定會虛心改正一切。這樣的話,不但是朝中官員的福氣,更是天下老百姓的福氣。隻要天下得到恢複,就算犧牲秦泰一個人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