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需要強調的是,以娛樂大眾為目的的娛樂節目不應該忽視民眾在追求快樂過程中的文化藝術需求——人類不但渴求快樂,同時也渴求精神內涵的提升,隻有在為民眾營造快樂感受的同時,包含文化藝術的精神享受,才能使娛樂節目具有更強的競爭性和更長遠的收視效應。
麵對當前婚戀速配節目從通俗走向低俗、從兼顧內涵到無意義化的滑坡,近年來,廣電總局多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加強對婚戀交友類節目和情感類節目的管理,這也無不顯露出廣電總局對遏製低俗之風蔓延趨勢的決心和力度。 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為觀眾呈現思想與內容並舉、觀賞性與啟迪性兼備的電視文化作品,除了依賴電視主創人員的文化自覺之外,最能使節目的品位、審美、價值產生差距的就是主持人。因為具有極大個體差異性的主持人,在思想觀念、人生經曆、認知結構、個性風格上的不同都會使節目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與趣味。
三、婚戀速配真人秀節目的主持人如何把關
把關理論是傳播學控製分析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對新聞信息的選擇是必須的。②宮承波:《傳播學綱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版。其實,“把關”對於電視娛樂節目的傳播也同樣適用。最早發現“把關”現象的庫爾特·勒溫在《群體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指出:“信息,或是根據把關人的個人意見,對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許進入渠道或繼續在渠道裏流動做出決定。” 一個節目從策劃、編導、錄製、剪輯到最後通過電視渠道進行傳播,權利其實是掌握在很小一部分人手裏的。做一個什麼類型的節目、節目的內容安排、基調風格、嘉賓的挑選、話題的設置都是由節目的製片和主編等把控者決定的。同時,考慮到“信息的傳播網絡中布滿了把關人”,我們也無法忽略作為真人秀節目現場直接引領、控製、串聯話題的主持人所具有的把關人的功能。下麵從傳播類型方麵來看主持人的這一功能。
(一)人際傳播方麵
節目現場主持人與嘉賓個人的對話過程屬於人際傳播活動的範疇。人際傳播是作為行為主體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②由於人際傳播發生場地具有特殊性——速配真人秀節目的現場,因此主持人與嘉賓的人際傳播中的信息也呈現出極大的不對等。主持人會以問話的形式不斷擴大嘉賓自我信息中的開放區域,除了節目組已經製作好的公開資料之外,引導嘉賓談論涉及私密的個人話題——嘉賓的未知區域的信息向開放區域流動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展露”的過程,這就需要雙方的互相熟識且相互信任。麵對素質參差不齊、性格各異、各自懷著不同動機的嘉賓,如何建立使嘉賓暢所欲言的親和力;如何設計問題幫助每位嘉賓勾勒出更豐滿、更真實的形象……這些都需要主持人事先把握住在場所有嘉賓的特點,才能與嘉賓個體進行有效的問答與對話。
(二)群體傳播方麵
綜觀當前的電視婚戀節目,為了打破節目原有的平衡感,增加戲劇性、可看性,電視主創人員往往將更多對立矛盾的元素加入到節目的敘事元素中。無論是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還是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都設置了一個嘉賓在多個異性嘉賓中進行選擇的環節,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男女權利不對等的對話語境,更容易使有優越感的那方出現偏激和隨意的言詞。要想不讓這些言詞對嘉賓個人造成傷害、對節目的導向構成威脅,主持人必須具有極強的快速思辨能力和瞬間反應能力。
由此可見,主持人與眾嘉賓構成群體傳播,而主持人毋庸置疑地居於群體領袖的位置。適合這種領袖角色的主持人要具有個人魅力,要在舞台上製造一種自由寬鬆又和諧有序的群言氛圍。其語言表達要生動精辟富有幽默感,同時又要在群體中流暢自如、恰到好處地分配話語權以及連接語言片段。更重要的是,麵對節目中產生的矛盾衝突,主持人能迅速做出反應,去平衡、協調,而不是做個看客,放之任之。
(三)大眾傳播方麵
主持人作為大眾傳播活動中的一份子,本身就構成信息產品的主要內容,是表達信息內容文化屬性和價值內涵的重要載體。作為傳播者不得不考慮到大眾傳播的受眾是不特定多數的大眾,因此不能單純為了贏得社會大眾的普遍關注,而忽視其節目中可能出現的語言暴力、價值觀偏頗、趣味低俗化等問題造成的社會影響。相比起嘉賓自我表達的個性化與自由度,主持人的語言更強調基於個人主持風格之上的準確、客觀、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