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月的衙門上任,郭暖忙著清理賭坊行業的公事一直沒回公主府,一連加班了三個假期的班,沒辦法,京兆尹剛接手衙門,有一大堆爛攤子要處理。
不過在這月裏,他母親王氏倒是親自跑到衙門裏看她的兒子來了,期間還捎來十幾封寄給郭暖的家書,除了一份是他老子郭子儀的,其他全是郭暖分處在全國各地的兄弟姐妹書信。
其中他的三個哥哥,郭曜、郭旰、郭晞,字裏行間透露出情真意切,包含著對弟弟的濃濃思念之情,還有作為兄長對弟弟的諄諄教誨,郭暖轉世後一直沒沒見過他們,但看完真摯感動的家信後哭的稀裏嘩啦,眼淚直流,這些當哥哥的對郭暖確實不錯啊。
寫賀信寄給他們的弟弟祝賀高中狀元,路途距離幾千裏之遙,古代的驛站郵遞信件的速度有些慢,花費時日很漫長。
“嗯,這份是我三哥郭晞的信,他在漠北常年跟隨父親四處征伐,屢立戰功,聽信中他說,兩個月之後將會回長安任職,朝廷已經擬定了議案,準備把我三哥從邊疆調回京師,擢升為禦史中丞,估計他在朔方軍區處理好剩餘公務後,兩個月後能回到京師啊。”
郭暖捧著一封信,心情有些愉悅,聽聞他母親王氏說,三哥長得一表人才,能文善武,頗有正氣,素來剛正不阿,在眾多兄弟中跟老頭子的脾氣最像。
對於自己人中龍鳳的三哥,郭暖一直很盼望早點見到,哥兩見麵秉燭夜談,在夜色晴朗的時候,清雅的院子裏,找張桌,擺上幾個花雕酒壇子,幾碟黃花小菜,牛柳炒蒜薹之類開胃菜,再談談兄弟們的革命情誼,國家政事,軍事戰爭,豈不是妙得很啊。
“少爺,今天我們回去,要帶些什麼東西啊。”阿福最近累壞了,這天能回公主府歇息,他前天夜裏激動的一整夜沒睡好。
郭暖一上任當京兆尹,便把阿福提拔為自己的幕府第一把手--京兆府主薄,讓這個還是十五六歲的年輕小夥子挑大梁,負責管理衙門宗卷庫資料,長安戶籍,賦稅管理的,擔子還真是重,不過郭暖很器重阿福,相信他能幹的好。
剛開始阿福忙的不可開交,隨後郭暖給他招來五六個助理,稍微擔子清閑了不少。
不過阿福倒真幹得挺出色的,一接手宗卷庫後,短短三天便整理好了一百三十六擔肅宗年代五年裏的全部檔案,而且他還在宗卷庫的隱秘暗格裏,無意找到了上兩任京兆尹王宛的絕密私人日記。
雖說最後伴隨著王凱的自殺,尋找沈後的線索又再次中斷,相對於皇室成員在安史之亂後一直尋找沈後都徒勞無功,阿福此舉對王宛日記的發現,對沈皇後失蹤案子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把長安街裏街坊,商賈紳士們熱情送來那些土特產,像熏牛肉幹,辣燒雞,幹河魚之類的統統都拿到馬車裏來,拉回公主府給咱家的升平老婆和府裏的一大幫家丁丫鬟們嚐嚐鮮。”
郭暖大手一揮,吆喝著幾個賣力的衙役把一大箱的土特產抬上馬車後備箱。對了,關於馬車車廂後麵裝上一個長方體大木箱的傑作,還是郭暖十天前發明的。
每次用馬車時,郭暖總覺得要采購一大批物品擱在坐人的馬車廂裏,真的很礙事,他便找來給木匠,給他們描述了一個關於後備箱的理念,遞上一份簡易的毛筆畫設計圖紙,還添加了另外要求的一些裝置。幾個木匠合計了幾天,對郭暖的專用馬車改造了一陣,一輛新式馬車便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