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爺子是這個村子裏最窮的村民,但也是最倔強的老頭,早些年,村裏為了生計,很多人都去城裏找活幹,可是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鄧老也是先從沿海地區開始發展的。像這種內地的城市,重慶還算好的,白老爺子他們這深山裏的小鎮是沒有任何景氣的,所謂的到城裏找活幹,無非是給城裏的有錢人做下賤活,又髒又累不說,還掙不了幾個工錢,但也沒辦法,人為了活命的時候,往往把尊嚴放到最後了。可白老爺子倔啊,他愣是在這窮山村裏靠著這一畝三分地維持著,幹旱少雨的年月,山上連野菜都采不到,他寧願吃樹皮草根也不去出賣尊嚴。
也是在這個年月,老爺子失去了自己的老婆和兒子。因為長期的溫飽無法解決,老太太的身體日漸衰弱,窮的時候什麼都不怕,就怕得病。這不,老太太一病不起,因為沒錢抓藥,沒熬多久就走了。老爺子和十多歲剛懂事的兒子相依為命,屋漏偏逢連陰雨,一次上山挖野菜,兒子看到山坳峭壁下有一塊凸出的大岩石,石頭下麵就有一處長勢很好的野菜,兒子攀著樹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往下挪,好不容易來到石頭下麵,心中一高興忘記了危險,手中拉著野菜根也沒什麼防備,腳上踩著一處苔蘚,整個人就這麼摔下山去。
老爺子為此傷心了大半年,幾度有了輕生的念頭,都被鄰居勸過來了。後來老爺子想通了,年輕時候當過兩年兵,參加過內戰,打死過人,怕是這些冤魂回來索命吧,這一個餓得病死了,一個倒是沒餓死,給摔死了。這也是自己命裏的劫數。
因為實在是窮,老爺子也沒有再續,這燕兒和狗子是老爺子後來有一次趕集的時候,因為早上去的早,在一棵大樹下撿來的。說來也奇怪,見過扔孩子的,可沒見過倆孩子一起扔的,還是一男一女,而且倆孩子身上也沒有什麼傷殘啊。想必應該是家裏窮的緣故吧。老爺子因為喪妻喪子,曾一度自責,這次遇見這兩個小娃,心想這是菩薩可憐自己,送給自己的兩個孩子,便抱回了家。
老爺子一個人生活,家裏雖然窮,也不算緊迫。一個老爺子又是當爹又是當娘,靠著點米漿和玉米棒子愣是把兩個娃給養活了。後來改革的春風也漸漸吹到了這小山村,農民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來,雖然不能直奔小康,但也不至於出去討下賤活做了,一家分點種糧,一年到頭還有個盼頭,後來老爺子靠著編竹簍的手藝,還能掙兩個錢供兩個孩子讀書。
今年也是燕兒和狗兒在這柏樹溝小學的最後一年了,明年再念中學就得多走十幾裏地去縣城裏讀去了,好在燕兒和狗兒成績還算優異,雖然是九年義務製教學,但有個好成績也能討老師和學校的喜歡。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