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康熙(一)(2 / 2)

“一些小玩意兒罷了。”

“這,這……小姐,這使不得啊!”

“有什麼使不得。有我的,自然就有你的。”我笑著拍拍她,“你幫我把外麵那個車,車……車石頭叫進來吧。”那侍衛的名字繞口,所以我一直都叫他石頭,可如今突然想叫他全名的時候,竟然不記得了。

一句話讓小悠一下子從激動變成無奈,她糾正我道:“是車又十啦,小姐!”

“嘿嘿。”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車又十,車又十,我記住了。”

小悠不怎麼相信地看著我,“小姐,我看你是根本沒把車大哥放在心上,他……”說到這兒,小悠陡然收口,改口問道:“我這就去他來。”

“嗯。”我看著小悠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

小悠出去之後不一會兒,便帶著石頭進屋了。當時我將東西交到他的手上時特意留了個心眼兒,暗暗地觀察了一下他。沒想到還真讓我看出些端倪來。原本我一直沒發現,這醜醜的石頭竟有雙精亮的雙眸。眼睛是心靈之窗,這麼一雙眼睛和那平凡之極的長相還真是不相配。看來這塊大石頭我還真要好好研究研究了。

不過康熙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的研究時間。四十四年四月初十就是我要身披紅衣坐上了不知道要抬到哪兒去的花轎的日子了。說來也挺可笑的,做新嫁娘做到我這份兒上,還真不容易!自己都要上花轎了,竟還不知道要嫁誰。不過想到是康熙皇帝給指的婚,再瞧瞧那些聘禮,應該不會差太多吧。

如果說十年就像彈指一揮間,那麼我這二十幾天最多也隻能用眨眼間來形容了。在我還完全沒有新嫁娘感覺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四月初十。

按照滿人的規矩,婚禮都是在半夜的時候開始。當天完全黑下來之後,完顏府裏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我坐在屋子裏,任人擺弄,感受不到外麵的熱鬧氣氛,隻是聽來回忙碌的丫鬟們提到些外麵的情況。

據剛剛跑來通報的丫頭說,迎親的隊伍已經來了。那丫頭比手劃腳地講,聽得屋裏其他的丫頭好不羨慕。而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這滿族的迎親隊伍是這麼的壯觀。先前有鹵簿儀仗開路,十二個精神抖擻的侍衛跨馬背箭隨行;而後是鑼九對,並帶彎鉤喇叭;其中還有手裏拿著牛角泡子燈的執事……聽的我是一愣一愣的。不過這好好的結婚,為什麼還要有背箭的?

我個問題剛一問出,就引來了一室的笑聲。經過額娘的一番解釋,我之才恍然,原來這也是老規矩了。這些最早起源於滿人的祖先——女真人。因早期女真人掠奪的習俗,落之間經常互相掠奪財物和人畜,並且將搶來的女子強行婚配。像這牛角泡子燈其實就是由古時的燈球火把亮子油鬆演變而來;而以箭手相送說明部落裏的婚姻充滿了爭鬥,是在劍拔弩張中進行的。後來女真各部合並,漸漸的強大起來,但這樣的習俗卻沒有改變的流傳了下來。

花轎也已經進門了,我也被人擺弄的差不多了。額娘在我手裏放一個蘋果後,那一方紅綢最終蓋在了我的頭上。當那紅綢落下的一瞬間,我看到了許多表情。有額娘的依依不舍、有小悠的緊張神色,但更多的還是鬆了一口氣的表情。

我本不屬於這個家,如今走了,她們鬆了口氣也是正常的,畢竟誰都不願意自己頭上多一個主子。心想著,我已經被小悠扶到了轎邊站定,等著轎夫將轎子壓下。就這麼個功夫,小悠非常小聲的在我耳邊說道:“小姐,老爺真的讓康少爺給你扶轎杆了。”

小悠口中的康少爺是阿瑪幾個兒子其中的一個,全名叫完顏?康。不要覺得奇怪,他確實叫這個名字。隻是他長年駐守邊關,遂我一無緣與他一見。不過這次我特意求阿瑪請示康熙,招我這位‘康哥’回來參加我的婚禮,就是為了借機見他一見,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金大俠筆下那般英俊。

不過可惜的是,我這位‘康哥’他回來晚了,我終沒能得見他的廬山真麵目。如今他來給我扶轎軒,阿瑪的一番苦心我不難猜的出,一是他是想讓我‘兄妹’借此可以見一見;二是就我之前對滿人的習俗現習現賣來說。滿族人在結婚時,女方家的兄弟是要一直送到婆家的,有護送之意,也可以讓兄弟品級官位自己的姐妹拔份兒。阿瑪讓我這個帶兵的哥哥來扶轎軒,多少也是想給婆家一些壓力吧。

想著這些的時候,我已經坐上了花轎。待我坐好後,轎子才這被抬了起來。聽著前麵吹吹打打,感覺著轎子的晃晃悠悠,我離開了完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