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遼寧中醫雜誌,1982,9。
按:有人認為祖國醫學中的腎一一衝任-——胞宮的作用與現代醫學中的下丘腦一一垂體卵巢一-一子宮係統的功能極為相似,說明腎與生殖內分泌係統密切相關。因此重在補腎,腎氣充則胎安。同腎安胎湯對腎虛、氣虛、血虛或外傷等多種原因所致的早期或晚期先兆流產甚至先兆早產或同一患者,不同時期反複出現的流產先兆,重複應用均有效。
自然流產主要原因是胚胎發育不良,但孕婦的焦急情緒也能促使子宮收縮引起流產,因此在補腎治本的基礎上,配以重鎮安神的龍牡,並注意開導思想,消除緊張情緒,也是保胎成功的重要一環。
(方名)保胎方
(處方)菟絲子、桑寄生、太子參、炒杜仲各15克,炒川斷、阿膠各12克,炙甘草、炒白術、炒黃芩各10克,山藥50克,((麻根30克。
若腎氣虧損較甚者,加鹿角膠;氣虛明顯時,太子參易為黨參,另加黃芪;脾虛明顯者重用山藥、白術;氣陷者加升麻;伴氣滯者,用蘇梗、砂仁;漏紅不止者加墨旱蓮、地榆炭。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
(療效)治療先兆流產指例,保胎成功39例,失敗9例,總有效率81吻。
按:先兆流產是婦女妊娠期常見病。其病因病機主要為:腎氣虧損,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由此導致胎元受損,衝任不固。故自擬保胎方,以補腎固衝任為主(菟絲子、山藥、桑寄生、杜仲、川斷,健脾益氣為輔(白術、太子參、炙甘草、配以補血止血的阿膠,清熱安胎的黃芩,及性味甘涼的民間保胎效藥苧麻根。全方藥性平穩,宜長斯服用。在服藥症狀改善後,不應立即停藥,應繼續服藥1-2月,以鞏固療效,固護胎元。(方名)固胎飲
(處方)白術15克,菟絲子15克,砂仁6克,寄生10克,杜仲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
(療效)舉驗案。((資料來源)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5,6。按:滑胎乃因脾虛中氣不足,腎氣不固,衝任失養,胎係不牢所致。故選用固胎飲健脾以固衝,補腎以安胎。
(處方)阿膠“克(烊衝),砂仁6克(後入),白術15克,黃芩12克,桑寄生24克,杜仲24克,艾葉炭6克,紫蘇梗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次,分2次服。
(療效)經治45例中,顯效26例,有效)6例,無效3例。
(資料來源1湖北中醫雜誌,1985,5。按:大凡孕婦氣血虛弱、外傷,胎火和腎虛,皆易發生先兆流產。傅青主:“精傷則胎無所養,勢必不墜而不已”。《醫宗金鑒》:“孕婦氣血充足,形體壯實,則胎氣安固。”筆者所擬方具養血安胎、理氣健脾和補益肝腎之功。阿膠味厚,滋陰潤燥,善補血止血;砂仁、紫蘇梗、白術理氣調中,可固本安胎;寄生、杜仲配諸藥補肝腎而益精血;艾炭止血安胎,黃芩係清熱安胎隹品,且製約該方中溫藥之弊。
(處方)黨參15克,白術、炙黃芪、菟絲子、寄生、白芍各12克,蘇梗、廣木香各10克。臨床應用隨證加減。
(製法)湯劑。
(用法)日1劑,水煎服。
(療效)經治168例,結果:臨床治愈161例占95,83%,無效7例占4,17喚。
(資料來源)湖北中醫雜誌,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