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火了!著火了!”
但是布朗格爾沒有求救。
平托用法語呼喊:
“著火了!”
布朗格爾立即跳起來去開門,門開不開,他就又喊又撞,布朗格爾又“及格”了。
第二天,平托與一個軍官走到布朗格爾身邊,先用法語跟布朗格爾打了招呼,然後扭頭用德語對身旁的軍官說:
“真可憐!他還不知道今天上午就要被絞死。他是納粹間諜,我們隻能這樣。”
布朗格爾無動於衷,他再闖一關。
很多人都覺得平托這次弄錯了,可是平托並不這樣認為。
於是,他又實施了他的第四套方案:他找來一個農民與布朗格爾交談。事後,農民告訴平托:“沒錯!他是個農民,很在行。”
最後,平托決定釋放布朗格爾。
平托讓人把布朗格爾帶進他的辦公室,遞給他一個文件。布朗格爾平靜地注視著平托的手在文件上簽了字。
這時,平托對布朗格爾說:
“好了!你自由了,你現在可以走了!”
布朗格爾的眼睛中閃現出一道喜悅的光,但他的臉瞬間就垮了下來,因為平托中校說的是德語。
原來這是平托的第五套方案。既然傳統的方法不行,那麼就隻好換個新的,利用人的得意忘形的心理。
幾天後,納粹間諜布朗格爾被處決了。
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對平托中校的評價是:
“當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反間諜專家!”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事不過三”,當三種方法都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是放棄,但是平托卻為了搞清一個問題想出了五種解決方法,也因此獲得了成功。
有一次,美國的一段長達1000公裏的電話線上,積滿了因大霧而形成的凝結物,嚴重影響了電話通信的正常進行。為了盡快恢複正常通信,負責這一段線路的主管部門向社會各界緊急征求“能以最短時間清除凝結物”的方案。有關專家和其他人員紛紛應征,提出了不少建議。主管部門對提出的這些建議都不滿意。有的做法複雜煩瑣,有的需時過長,有的花錢太多。主管部門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將這些建議公開做了報道,希望能引起公眾的進一步關注和討論,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來。後來,空軍的一位飛行員提出一個方案:駕駛直升飛機沿電話線上空飛行,向下垂直噴射強大的氣流,以清除電話線上的大霧凝結物。這一方案最後被采納,實施效果又快又好。據線路主管部門事後公布的材料說,這位空軍飛行員提出的做法是他們收到的第36號方案。
有時,決定我們能否找到解決方案的並不是外界的客觀條件,而是自己的內心,當內心為找到方法設置重重障礙時,方法就會離我們遠去;當你相信自己能找到更多的方法,並能夠出色地解決問題時,方法就會像泉湧般出現在腦海。
本章要義
1.先瞄準,再開槍。找準問題,才能解決。
2.“此路不通”就換條路,“這個方法不行”就換個方法。
3.不要把問題想得太複雜,總會有更簡單的辦法。
4.找不到方法,就適當改變問題,會找到新的出路。
5.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目標要一點一點實現。
6.為解決問題準備幾套替換方案,盡量設計得周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