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轉動思維,換個視角找方法(4)(3 / 3)

出院後,他把手頭的31篇文章編成樣本,到處尋找出版商,希望能夠出版,但均遭到了拒絕。

華萊士沒有灰心,兩年後,他自費出版發行了第一期《讀者文摘》。事實證明:他把最佳文章組合精編成一冊袖珍型的非小說刊物是一個偉大的創意。今天,《讀者文摘》發行已達到2000多萬冊,並翻譯成10多種文字發行。這種辦刊方法也為他人所效仿,在我國,目前此類報紙雜誌已有數十種。

加減思維涉及用人、用財、用物、用時等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麵,是一篇永遠做不完的大文章,需要我們認真去觀察、仔細去思考。掌握了加減思維的要義,你會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係統思維——全麵把握,各個擊破

任何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其內部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係,從而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我們觀察事物、解決問題也應培養自己的係統思維,全麵把握問題,進而各個擊破。

係統思維也叫“整體思維”,是人們用係統眼光從結構與功能的角度重新審視多樣化的世界。

係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聯係的若幹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它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係統思維的核心就是對前人已有的創造成果進行綜合,這種綜合,如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奇效果,當然就成了更新的創造。從某種意義上說,發明創造就是一門綜合藝術。

係統思維是創造發明的基礎,它大量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有材料組合、方法組合、功能組合、單元組合等多種形式。徐悲鴻大師的名作《奔馬》,運筆狂放、栩栩如生,既有中國水墨畫的寫意傳統,又有西洋油畫的透視精髓,它是中國畫和油畫技法的組合。我們買來的一件件成衣,是衣料、線、扣子等的組合。鋼筋混凝土是鋼筋和水泥的組合體。集團公司的產生、股份製的形成、連鎖店的出現,都是綜合的結晶。

係統思維是“看見整體”的一項修煉,它是一種思維框架,能讓我們看到相互關聯的非單一的事情,看見漸漸變化的形態而非瞬間即逝的一幕。這種思維方法可以使我們敏銳地預見到事物整體的微妙變化,從而對這種變化製定出相應的對策。

係統思維法是一種將各要素之間點對點的關係整合成係統關係的方法,在一般人的眼中,也許甲和乙是沒有關係的獨立個體,但是,以係統思維法去考察,卻能夠發現,這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有機整體,那麼,處理問題時就要將甲和乙全部納入考慮範疇了,就像下麵的這個故事一樣:

一次,“酒店大王”希爾頓在蓋一座酒店時,突然出現資金困難,工程無法繼續下去。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他突然心生一計,找到那位賣地皮給自己的商人,告知自己沒錢蓋房子了。地產商漫不經心地說:“那就停工吧,等有錢時再蓋。”

希爾頓回答:“這我知道。但是,假如一直拖延著不蓋,恐怕受損失的不止我一個,說不定你的損失比我的還大。”

地產商十分不解。希爾頓接著說:“你知道,自從我買你的地皮蓋房子以來,周圍的地價已經漲了不少。如果我的房子停工不建,你的這些地皮的價格就會大受影響。如果有人宣傳一下,說我這房子不往下蓋,是因為地方不好,準備另遷新址,恐怕你的地皮更是賣不上價了。”

“那你想怎麼辦?”

“很簡單,你將房子蓋好再賣給我。我當然要給你錢,但不是現在給你,而是從營業後的利潤中,分期返還。”

雖然地產商極不情願,但仔細考慮,覺得他說得也在理,何況,他對希爾頓的經營才能還是很佩服的,相信他早晚會還這筆錢,便答應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