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轉動思維,換個視角找方法(3)(3 / 3)

小娟在一家青年報社任科學編輯,工作很出色。然而,單位人才濟濟,她在工作中很難取得更突出的成績。在處理讀者來信時,她發現有不少青年讀者,當工作和生活遇到了問題,卻沒有地方表達和交流。於是她建議報社開辦一條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心理熱線。 

這個想法雖然十分新穎,但是在報社裏反應平平。多數人認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寫作和發表新聞稿件,要花時間幹這樣的事,未必值得,但領導還是同意了她的想法。熱線很快開通了,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反響,熱線電話幾乎打爆。眾多青少年的心聲,通過一條簡單的電話線彙集到了一起,也為小娟提供了很多十分新穎、十分深刻的素材。 

後來,報社順應讀者要求在報紙上開辟了一個新的版麵,名叫《青春熱線》,每周以4個整版的篇幅反映這些讀者的心聲。《青春熱線》逐漸成了該報社最受歡迎的欄目,小娟也獲得了新聞界的許多獎項。 

小娟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功,是因為她在工作中具有自動自發的精神。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往往能創造出別人無法創造價值。另外,在智慧的層麵上,小娟還有十分突出的一點——換地方打井。 

“換地方打井”就是要學會開拓新思路。 

“換地方打井”是“創新思維之父”,著名思維學家德·波諾提出的概念,用來形容他提出的平麵思維法。 

對於平麵思維法,德·波諾的解釋是:“平麵”是針對“縱向”而言的。縱向思維主要依托邏輯,隻是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平麵思維則偏向多思路地進行思考。 

德·波諾打比方說:“在一個地方打井,老打不出水來。具有縱向思維方式的人,隻會嫌自己打得不夠深,而增加努力程度。而具有平麵思維方式的人,則考慮很可能是選擇打井的地方不對,或者根本就沒有水,所以與其在這樣一個地方努力,不如另外尋找一個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縱向思維總是使人們放棄其他的可能性,大大局限了創造力。而平麵思維則不斷探索其他的可能性,所以更有創造力。 

在美國西北某地,一到冬天,電影院裏就常有戴帽子的女觀眾。她們的帽子很影響後麵觀眾的視線。為此,放映員多次打出“影片放映時請勿戴帽”的字幕,但始終無人理睬。

後來,放映員經人指點,打出了一則通告,通告說:“本院為了照顧衰老高齡的女觀眾,允許她們照常戴帽子,不必摘下。”

這則通告一出,所有戴帽子的女觀眾都摘下了帽子。因為她們誰都不願意被看做是“衰老高齡”的女人。

這則通告的成功,就源於適合女性心理特點的思維轉向。如果放映員仍在“讓大家摘帽子”上下工夫,恐怕問題還是難以得到解決。

其實,運用平麵思維獲得成功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平麵思維的運用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隻要我們稍加留心、稍加思考就可以做到。

有一位姓馬的老板,他就是因為靈活地運用了平麵思維,才獲得了生意的成功。

有位楊老板在國道邊上開了個飯館,生意很不景氣,眼看著眾多的車輛從門前開過,很少有人光顧。他用打折、送湯等吸引顧客的辦法,都沒有起什麼作用,最後隻好關門大吉,把飯館盤給這位姓馬的老板。這位馬老板別出心裁地在飯館旁邊修建了一個很漂亮的公共廁所,並做了一個不收費的醒目牌子。許多班車司機路過這兒總要停下車,先讓旅客們方便方便,順便再讓大家去飯館就餐。從此飯館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吃飯的人越來越多,不到兩年,馬老板把小飯館擴建成三層樓的大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