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家電影公司的職員,現在,公司要在另外一個城市開一家新的電影院,於是安排你做一件事情:在1~2天的時間裏,幫公司尋找一個最適合開電影院的地方。你有把握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嗎?
眾所周知,開電影院和開商店的經驗是一樣的:最重要的莫過於位置。因為,商店和電影院生意要興隆,首先得人氣旺。而人氣要旺,就必須將位置選擇在人流量多、消費能力強的地方。
很多人麵對這樣的問題,很容易根據常規思維,用測算人流量的方法去解決,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每天派人到各處實地考察,但這樣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短時間內得出結果根本不可能。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請專門的調查公司去做調查,那花費肯定不會少。除這兩種方法外,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日本一家電影公司的一位高級管理者,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但他隻采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輕而易舉地將問題解決了。
他是怎麼做的呢? ——帶領自己的下屬,到將要開設電影院的城市的所有派出所進行調查。調查的目標十分簡單:哪個地方平時丟錢包最多,然後就選擇丟錢包最多的地方開電影院。
結果證明,這個選擇簡直太對了,這家電影院成了該電影公司開設的眾多電影院中最火的一家。
作出這種選擇的理由是什麼?因為錢包丟失最多的地方,就是人流量最大、消費活動最旺盛的地方。
這位主管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側向思維法。它的具體做法是:思考問題時,不從“正麵”角度,而是通過出人意料的側麵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生活中需要解決的某些問題,如果從正麵來找突破口比較困難,這時,就可以考慮從側麵去尋找。
讓我們來看看上麵例子中所用的思路:
1.目標:最理想的地方——人最多的地方。
2.人最多的地方表現:1人頭湧動;2擁擠;3吵吵嚷嚷;
4容易丟東西;5其他……
3.去掉其他方麵的表現,僅選一個重要的側麵:容易丟東西。
4.從哪裏才能知道什麼地方最容易丟東西——派出所。
這樣從側麵順藤摸瓜地摸下去,問題很快就有解決的方法了。
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某些情況較難在短時間內摸清狀況,便可以采取這種側向思維法來考察。
下麵就是一個巧用側向思維法的故事:
美國加州的可布爾飲料開發有限公司需要招聘新員工,有一個叫馬克爾的年輕人到公司去麵試。他在一間空曠的會議室裏忐忑不安地等待著。
過了一會兒,一位相貌平常,衣著非常樸素的老者走了進來。馬克爾連忙站起來去迎接他,但是,那位老者隻是盯著他看,好長時間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馬克爾被看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位老人突然一把抓住了馬克爾的手大聲地叫道:“我可找到你了,我終於見到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的女兒可早就沒命了!”這是怎麼回事?馬克爾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從來就沒有見過這位老者。
“你不記得了嗎?尊敬的先生,上一次,就是在中央公園裏,是你呀,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兒從湖裏救出來的!”老人激動地連聲說道。對於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馬克爾自然十分納悶。當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以後,心想原來這位老者將自己當做他女兒的救命恩人了。他馬上誠實地說:“老先生,我想您是認錯人了,我不是那個救您女兒的人。”“是你,是你,一定不會錯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說。
馬克爾麵對這位感動不已的老人,隻能再三地解釋:“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說的那個公園,我至今還沒有去過呢!”聽著馬克爾的辯解,老人終於鬆開了手,失望地望著他說:“難道真的是我認錯人了?”馬克爾安慰老者說:“老先生,您別著急,慢慢地找,一定可以找到那位救您女兒的先生的!”後來,馬克爾如願以償,被這家公司聘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