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積極思考,在自己身上找方法(2)(1 / 3)

“微風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後飄過沙漠,等到了適當的地點,它就把這些水汽釋放出來,於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在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你之所以會堅持你是一條河流,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本質。”

此時,小河流的心中,隱隱約約地想起了自己在變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風帶著自己,飛到內陸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後變成雨水落下,才變成今日的河流。於是,小河流終於鼓起勇氣,投入微風張開的雙臂,消失在微風之中,讓微風帶著它,奔向它生命中的歸宿。

生命是一個不斷改變以適應外界變化的過程。隻有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改變,才能戰勝生活中的重重困難,順利地走向成功。

海爾剛剛拓展海外市場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海爾守著中國市場,完全可以吃大塊的肉,可到了國外市場,或許隻有喝湯的份兒。

對此,張瑞敏的看法不同,他覺得海爾之所以要走出去,並不是因為他們強大到什麼都不怕,相反,是因為想到不出去的後果更可怕,所以才出去。

如果不出去,就很難知道競爭對手有什麼樣的實力,有什麼樣的規則。所以,張瑞敏曾提出一個口號叫做“國門之內無名牌”,必須走出去,鍛煉和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

張瑞敏說:“海爾剛剛出去的時候,隻是剛剛進小學的一個小學生,但是我們的對手可能是大學生或者是研究生,我們根本不可能和人家對話。

“雖然小學生是一定要敗給大學生的,但這個小學生是為了想成為大學生才出去的,所以,我們要老老實實地向人家學習,慢慢地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有人問張瑞敏:“如果先把小學生培養成大學生,再出去跟他們較量,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張瑞敏回答道:“在這個環境裏頭永遠培養不出大學生來,打個比方來說,你要遊泳,但是你老是在岸上,不下水,在地麵上學習這些動作,即使這個動作學習得再好、再漂亮,你也永遠不會成為遊泳高手。

“所以,必須在水中學習遊泳,進去之後可能會喝幾口水,可能會受一些挫折,但是最終你一定會成功。”

張瑞敏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選擇到美國設廠,為的就是四個字:先難後易。

雖然海爾的國際化進程一開始並不被一些保守人士所接受,然而據海爾自己披露,自1998年以來,海爾在美國的銷售量年均增長率達115%,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海爾的公寓冰箱及小型冰箱已占美國30%以上的市場份額,海爾冷櫃已占12%的份額,海爾酒櫃已占有50%以上的份額。

就像一個企業一樣,我們自身也會麵臨許多層出不窮的問題,當我們遇到困境和難題的時候,也應當像海爾一樣,要勇於自我挑戰和自我超越,隻有突破了自我,才能夠突破困境。

工作中不是缺乏創意,而是缺乏想象

想象力是創意和方法的沃土,俗話說“不怕做不到,隻怕想不到”。麵對工作中的種種問題,隻要你能夠主動發揮想象,充分利用各種現有的條件和資源,那麼再難的問題都能夠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美國華盛頓廣場有一座宏偉的建築,這就是傑弗遜紀念館大廈。這座大廈曆經風雨滄桑,年久失修,表麵斑駁陳舊,政府非常擔心,派專家調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