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附錄(2)(2 / 3)

作為員工,我們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企業給我多少錢上。你要覺得不值,就請離開企業。隻要還在企業一天,我們就要提供結果。隻要你接受這份工作,不管薪酬多少,你都要用相同甚至更多的結果來交換這份薪酬。否則,就是在剝削企業。

所有虧損的企業,如果你到其中觀察,一定存在著無數剝削企業的員工,否則如何會虧損?反過來講,如果一個員工努力地提供結果(價值),而企業由於決策或管理導致虧損,這就意味著管理者在剝削員工,因為員工的結果(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做一個管理者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碰到的是那些隻講空話或隻講苦勞,不講功勞(結果)的員工。而做一個員工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碰到的老板不是“走正道,賺大錢”的老板!

思路決定出路,行動決定結果。任何企業中的員工都是商人,而商人最基本的天職就是創造價值,提供結果。

任何一個有執行力的員工,或者任何一個有誌於成為企業家的員工,請記住一點,企業中存在各種問題,無論是老板不懂管理,還是同事不配合,無論是產品質量有問題,還是市場不景氣,都不是你不提供結果,不創造價值的理由。你提供價值,隻與你做一個職業化員工,與你未來做一個優秀的商人或企業家有關。

這就像一個優秀的職業球員,無論踢球報酬多少,也無論教練同事有什麼問題,都不是你不好好踢球的理由,你認真踢球隻與一個原則有關,那就是你是職業球員,隻因為觀眾隻有一個要求:請給我結果!

你怎麼想,你就怎麼做。你怎麼做,你就有什麼樣的結果。有什麼樣的結果,你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有人打賭,如果把全世界的財富均分,十年後,貧富差距依然會像今天這麼大。

你相信嗎?如果你相信的話,那就請每天早晨醒來的時候,麵對鏡子大聲對自己喊:請給我結果!我要改變任人擺布的人生!

腦力風暴

1不要過程要結果。做工作時,你更注意過程還是結果?你的企業更偏向於要過程還是要結果?企業是否會為你的“苦勞”買單,你是否理解其中的原因?

2做每一項工作時,你是否清楚該項工作的預期結果是什麼?該怎樣達到應有的結果?

3思路決定出路,行動決定結果。麵對工作任務,你的態度是怎樣的?執行任務時是否目標明確?是否能夠為了達成目標主動尋找方法。

《誰動了我的奶酪》——隨著變化而變化

《誰動了我的奶酪》的主人翁是兩個小矮人唧唧與哼哼和兩隻小老鼠嗅嗅與匆匆,他們都生活在迷宮當中,奶酪是他們所追尋的東西。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奶酪倉庫,並在周圍建立了自己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奶酪都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遺。兩隻小老鼠隨變化而動,不經思索,就開始出去尋找新的奶酪並很快找到了新的奶酪。而兩個小矮人麵對變化,反而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了的美好幻覺當中,抱怨不休,始終無法麵對奶酪失蹤的現實。然而,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其中一個小矮人唧唧終於衝破了自己的思想束縛,重新走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另一個小矮人哼哼卻在對蒼天的一再追問當中鬱鬱寡歡,始終走不出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幻想。

故事裏的“奶酪”是對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標的一種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種人際關係,可以是金錢、豪宅,還可以是自由、健康、社會的認可和老板的賞識。或許它隻是一種精神上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