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們到了一個盛產毛皮的地方,那裏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對小山說:“毛皮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我們把麻布賣了,換成毛皮,這樣不但我們的本錢回收了,返鄉後還有很高的利潤!”
小山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地捆在驢背上,要搬上搬下多麼麻煩呀!”
小水把麻布全換成毛皮,還多了一筆錢。小山依然有-驢背上的麻布。
他們繼續前進到一個生產藥材的地方,那裏天氣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對小山說:“藥材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你把麻布賣了,我把毛皮賣了,換成藥材帶回故鄉一定能賺大錢的。”
小山拍拍驢背上的麻布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地在驢背上,何況我們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煩了!”小水把毛皮都換成藥材,還賺了一筆錢。小山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後來,他們來到一個盛產黃金的城市,那充滿金礦的城市是個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藥材,也缺少麻布。小水對小山說:“在這裏藥材和麻布的價錢很高,黃金很便宜,我們故鄉的黃金卻十分昂貴,我們把藥材和麻布換成黃金,這一輩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絕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驢背上很穩妥,我不想變來變去呀!”小水賣了藥材,換成黃金,又賺了一筆錢。小山依然守著一驢背的麻布。
最後,他們回到了故鄉,小山賣了麻布,隻得到蠅頭小利,和他辛苦的遠行不成比例。而小水不但帶回一大筆財富,把黃金賣了,便成為當地最大的富豪。
小水在行程中能夠根據形勢隨時更改計劃,使計劃更有利於自己獲利,而不像小山頑固地守著一個計劃不懂得變通,最終小水能獲得大筆財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也指出:“你將發現,如果你的工作計劃變得更加靈活,那麼一些美妙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你會覺得更放鬆,但你不會損失任何生產力。你甚至可能會更加多產,因為你不必花費太多的精力在‘計劃不如變化快’的焦慮和煩惱上。”你能夠遵守最後的期限,達到絕大部分的目標,並且完成你的責任——盡管事實是你可能必須輕微地改動自己的計劃(或甚至是完全地變更)。但是,最後,你周圍的人也會覺得更加輕鬆。因為,如果萬一你的計劃必須要改動,他們將不會感覺像如履薄冰一樣。
計劃是達到目標的助梯。在奔向目標的途中,外界環境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如果此時你仍固守原來的計劃不放,而不願嚐試改變一下路線,你有可能會偏離你原有的目標而失敗。此時,你需要有一個變通的頭腦,能夠根據形勢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計劃。請記住:工作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計劃。
閱讀思考題:
1你有沒有製訂工作計劃的習慣?
2你在實施工作計劃時,是否會定期檢查、調整?
3你認為適時調整工作計劃對工作有什麼影響?
在變化中“充電”
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已不再被認為是上學時的事。學習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習已經沒有時間的分隔、人員的界定和學習場所的限製。在這個變化的環境中,隻有對工作勇於負責,每天都有所改變、有所進步的人,才能夠成為一個卓越的職員,才能抓住機遇,順勢而上。
布留索夫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麵,如果不可能,那就絕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麵。”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思考方法,就要善於在工作中捕捉知識,掌握更新的工作技巧,構建更加科學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適應工作和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