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信中,楊老師以原著“蘋果菠蘿筆”的身份,將電話聯係方式的具體情況特意進行了解釋明,她好麵子不假,但還是拎得清輕重緩急的。
今是十四號,周三,回信寫好,這周六去寄,不著急。
今晚的任務是梳理回憶錄的結構脈絡,十一點前要睡的,隻剩一個多時了,寫回憶錄不像閨女寫,一時能寫一兩千字,回憶錄做不到的,睡之前把思路理順就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在婚前,我從未想過,這世上有一個地方會讓我日日夜夜魂牽夢縈。
現在總覺得自己在湊合過日子,能力跟不上想法的挫敗感時刻折磨著身心,讓我整日疲憊懶散,胸腔似積鬱著一股化不開的濁氣,渾身不痛快。
總想好好休息一陣子,總想好好玩上幾。可真有時間休息,卻除了絲毫不起作用的蒙頭大睡,就是漫無目的的遊蕩;真抽出時間玩上了,以目前的條件卻又玩不開(自從當了媽,總有種奇怪的心理暗示約束著我的一言一行,告訴我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何況囊中羞澀,陪孩子玩樂,想著不能給她倆更好的,心裏總有些愧疚。)
我必須設法使生活充實起來,才不會覺得自己是隻孤魂野鬼,才不會在不著邊際的思緒中陷入苦悶。
我必須感恩社會,感恩社會賦予我的職業、賜予我的家庭。在我最彷徨無助的時候,總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默默看著我,一切愁緒都成了退居其次,我本能地拿出熱情來滿足孩子們的需要。行動之後才產生想法的體驗很奇妙。”
寫作是腦力勞動,主要內容是對素材的整合。楊老師之所以寫的慢,斟字酌句不算什麼,關鍵是回味情味的工作很費腦,必須全身心沉浸到設想的環境當中,用最敏銳的感知體察內心的感受,然後又最直接適宜的文字描述出來。
彩妹在床上翻來覆去半沒睡著,看楊老師寫著寫著露出微笑,好奇下踩上拖鞋湊上前看。
踮著腳丫子,雙手攀著桌沿,努力的眺望,呆毛一抖、一抖。
“在婚前,我從未想過……”
念著撇撇嘴,對第一人稱的致以意興闌珊的鄙夷。
楊老師厚框眼鏡下的眸子一斜,嘴角勾起微笑,葉彩就幹脆沒看了,作遊手好閑樣子在楊老師身邊扭啊扭,楊老師伸手抱,葉彩就鑽進了老媽的懷抱。
挑挑下巴,讓楊老師把她寫的呈上來看看。
楊老師捧著信稿本,葉彩看了幾眼就失去了興趣,“寫的什麼啊?一個人的獨角戲?”
被閨女瞧不起的體驗是很難受的,楊老師歎口氣以化解,:“第一人稱嘛,是這樣的。”
葉彩:“不對不對,你應該一上來就擺明看點,製造衝突,角色要互動,互動。”
楊老師點頭:“哦,互動。”
“對,互動。”葉彩:“不能唱獨角戲,沒意思的。”
楊老師玩味的看著她。
葉彩就羞澀的吐吐舌尖,:“這是林叔叔告訴我的,互動。”
“就了這個啊?”
“是啊,我還跟芸媽媽了的,結果她緊張壞了,給我洗澡,還舔我的腳。”
“舔你的腳?”楊老師感覺葉彩的太省略了,幾個信息點很難聯係起來。
葉彩樂嗬起來,:“要不你也嚐嚐?”眼睛裏閃爍一抹狡詐的光輝。
楊老師抿緊唇作接受不能的表情。
“來嚐嚐嘛。”葉彩搬腳丫往楊老師臉上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