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3【要不你也嚐嚐?】(1 / 2)

事物都有其表現形態,“秘密”亦然,當一件事成了秘密,不論如何掩飾,秘密關係人之間不太尋常的默契,就是秘密的表現形態,極易為外界所關注,尤其是身邊關係親密的人。

當然,具體是什麼秘密還得經過長期的觀察和探索,通過表現形態即時獲取的信息,僅僅停留在看出一點貓膩而已。

楊老師就看出了葉彩、葉默這姐弟倆之間的那點貓膩——常常用眼神無聲交流,像是結成了地下聯盟,以對抗某個強大敵人,而這個敵人貌似是楊嘉瑜她這個當媽的。

要不是她倆都還,身體都還沒發育,楊老師就會將情況往最壞的方向去設想。姐弟亂搞,發生不正常的關係,是楊老師最不想看到的,作為文人,楊老師最看重的就是名節、風骨。

既然沒亂搞的可能,那姐弟倆之間到底有什麼貓膩,楊老師就沒興趣去探知了。

不過這個“沒興趣”,卻和“因為覺得無聊幼稚而缺乏興趣”的性質正好相反。

——以葉彩插科打諢的功力,到時候肯定會讓人掃興,與其關鍵時刻被人潑一盆冷水,不如一開始就別產生興趣。

自打那半夜三更閨女回到房間葉默在外麵看日曆的時候起,楊老師就察覺到了葉默的變化。生活的態勢總是平靜的,楊老師隻是留了個心眼,既沒有表現出來,也沒再多過問。

閨女的變化就已經讓楊老師力不從心了。哪怕是朝好的方向發展,楊老師也仍然常常擔心葉彩會不會哪變得更陌生,變得更優秀,上報紙上新聞,成為媒體新寵,六親不認。要不是這年穿越、重生類的影視作品還沒形成風潮,楊老師都要直接上刑具拷問了。

現在兒子葉默也這樣,一下子變得彬彬有禮,幹淨、孤僻、憂鬱,仿佛有了什麼思想覺悟,整苦大仇深的憋著股拚勁。

他才八歲啊。

這年不流行百度,這種情況也沒法問醫生,楊老師又沒什麼宗教信仰,素來對佛祖耶穌啥的嗤之以鼻,姐弟倆突然的不可捉摸的變化,是真讓楊老師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她隻能選擇性忽略,告訴自己孩子們這隻是懂事了,情況不會朝壞的方向發展,當媽的不用多心,給她倆保駕護航就是了。

如此方可心安理得,楊老師也覺得這樣很不負責,可還能怎麼辦呢?無謂的擔憂,隻把心情搞差了。

國慶假期的時候,聽隔壁謝大娘,有外地人來找過葉默,在河堤上了很長時間的話。文學愛好者對事物發展線索敏銳的捕捉能力,讓楊老師心裏劃過一個名字——“王聰”。

她不知道這個福$建人何以遠道趕來十裏灣跟葉默見麵,反正絕對不可能是什麼見鬼的詐騙。以謝大娘所描述的情勢來看,王聰和葉默貌似還聊得有板有眼的,哪像有什麼恩怨的樣子。

閨女葉彩寫、創作歌曲、編舞,楊老師從沒教過這些東西,都是無師自通。

楊老師有直覺,葉彩和葉默之間那點貓膩,應該就是在對她隱瞞葉默無師自通的東西;楊老師有預感,葉默將來幹出的成績,絕對要比他姐姐更拿得上台麵。

不過楊老師怎麼也想不到葉默手上有台手機,這太駭人聽聞了,諒楊老師如何敢想,也想不到這個點上。

和回信一同寄來的,除了樣刊,還有稿酬。稿酬一共四百來塊,楊老師心裏是有主意的,裝台電話雖然用不了多少錢,但家裏要還債不,電話和土胚房的確很不搭。可能是兒女最近總體上的良好表現給了楊老師對生活很充足的積極性,楊老師現在對美好未來信心十足,相信用不了多久家裏的房子就會重建,到時候蓋個磚瓦房,蓋個洋樓,再置辦電話也不遲。

雜誌社要求提供電話聯係方式是很愁人,不過楊老師有對策,把林師哥家裏的電話號碼填上就是,到時候再跟雲芸,讓雲芸幫著留意電話就是,簡單的很,就是有點丟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