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九華秘辛(2 / 2)

苦行僧在藥草的浸泡下,仿佛脫胎換骨一般,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人們便更加尊崇這位苦行僧,每逢過節,人們便上山拜佛燒香。

日子平淡而又平靜的過著,苦行僧每次給弟子們上完課,一有時間便給山下的村民看病,什麼疑難雜症到他手裏都藥到病除,人們四處宣揚九華山有個活佛,久而久之,苦行僧威名遠揚,人們大老遠趕來都隻為求的一見活佛真容,從此,九華山便名揚中外。

可是,人有禍福旦夕,生離死別。幾十年後,這位苦行僧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他油盡燈枯之時,他召集他門下所有弟子,並告誡他們在他坐化之後,不要把他的身體從缸中拿出,這樣他會留下真身,隻要真身不爛,便保九華永世昌盛。遣散弟子們後,苦行僧便安排自己幾位弟子幫他把煮好的藥草全部倒進缸內,苦行僧寬衣解帶後,便步入缸中坐禪。第二天,等眾弟子找到苦行僧的時候,苦行僧已經在缸內得道。那一天,九華山所有弟子都為苦行僧誦經念佛超度;那一天,知道消息的人們全部留下了不舍的眼淚,人們得到消息後,都馬不停蹄的趕上山,隻為求見活佛最後一麵。從那一天起,苦行僧的送別儀式一直持續幾個月久,山上的悲聲痛哭幾個月都不曾停歇,這一切都隻為救苦救難的活佛。

從那以後,九華山便徹底馳名海內外,不少人都千裏迢迢而來參禪敬佛,九華山的香火一直傳承至今,就像苦行僧坐化時所說的那樣,隻要真身不滅,便可保九華香火旺盛,永世昌盛。”

眾人全都被張鬆這完美的演講給鎮住了,他們完全沉浸在張鬆所說的故事裏無法自拔。原來九華山還有這樣的來曆,看來是他們太孤陋寡聞了。他們卻很奇怪,為什麼張鬆會知道的這麼多?隻不過眾人出奇的沉默,不再追尋這無關緊要的問題。

張鬆說完這個故事,長籲一口氣,抬頭望了望天,深邃的眼眸,透過蔚藍的天空,想要從那浩瀚無窮的蒼穹中看出什麼。他究竟看出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也許就連他自己都不曾知曉。

不知何時,眾人身旁不知何時已經站著一位身著紫金袈裟的高僧,他一臉微笑的盯著張鬆,那莊嚴肅穆的眼眸似乎是想從他身上看出什麼,隻是,沒有人看到這一切,就連張鬆本人都沉浸在這個故事裏,沒注意這個和尚是何時出現在自己等人身旁。

良久,沒有任何動作,沒有看向眾人,張鬆還保持舉頭望天狀,繼續道:“你們知道為何幾百年過去了,他的真身卻保存的如此完好?”他像是問天,但眾人心裏都明白,張鬆問的是他們。他們很自然的搖搖頭,表示不知。

望著蔚藍蒼穹的張鬆自顧笑了笑,可能他也猜到了眾人肯定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於是不等眾人提及,便自我解釋道:“其實人死後要保護屍體不腐爛,說簡單不簡單,若說難卻也不難。不得不說那位苦行僧真的很聰明,他第一次用那藥草後就發現,那藥草有神奇的療效,不僅可以治愈他的傷,而且還強身健體,若是長久服用的話,便可改變人體內的骨骼,甚至徹底清除五髒六腑內的毒素,因此當他容顏漸老,身體的內部組織並沒有隨著容顏一起衰老卻宛如一個體格健康的年輕人,這是內在條件。其實那時他已經知道了這些,他隻缺一種外在條件,隻要條件允許,他便可保自己的容顏長存,不會像常人一般成為枯骨,最終腐爛。或許,或許是碰巧他曾經曆過什麼,讓他想到了一些事情。他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受外界的氣息感染,讓自己處於無氧環境中,這樣外在的條件也具備了,於是就誕生了這百年而不腐爛的真身。”這時,張鬆想到了最近這幾年在電視上經常報道的千年而不腐爛的古人,或許,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似的原理。

張鬆解出了不爛屍身的原理,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為,而並不是什麼得道西升後故意留下屍身讓世人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