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黎孟想的沒有餘高封這麼多,而且他也不知道,搖頭表示不清楚。
餘高封也沒執著於此事,擠入書坊,但見梨花木的架子上,並非尋常放書卷的匣子,而是一疊疊裝幀新穎的書籍。
見此情形,餘高封幾人先是一怔,隨即學旁邊的書生,拿起一本打開翻閱。
若是平時抄寫的書籍,即使抄書之人再怎麼心,也難免會有筆誤的時候,是以在書中可以看到一些寫錯劃去的字,但是雕版印刷的話,寫錯字可以挖去用別的木料重新刻了補上,看上去就整齊多了。
況且文昌書坊寫文稿用以刻雕版的,還是精於書法之人,一手正楷寫得很是漂亮。
還有,此時的紙張雖然已經出現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還沒有真正普及,而產量也不高,所以比較貴。但即使市麵上一等的好紙,其紙張的纖維也並不十分均勻。
因為時下造紙的匠人還不懂得用楊桃藤、黃蜀葵之類的植物汁液作為紙藥,使紙漿均勻,而是用澱粉,所以製作出來的紙不夠平整光滑。
但是文昌書坊所用的竹紙,不僅價格低,而且看上去纖維均勻,比市麵上現有的大多數紙都要光滑,墨色印上去也十分明亮光彩,一看就覺得這書的質量真的是非常好。
餘高封一看到這新穎方便的裝訂方式,還有紙張也是上等品相,十分精良,墨跡也整潔清楚,沒有修改錯字的痕跡,加上字體秀雅,行格疏朗,就知道這實在是難得一見的好書。
再看書中的內容,因為餘高封之前看過他人抄寫的,此時有意對照,竟還現之前看的書中有疑似錯謬之處,這一版果然不同,而且讀來語句並無生澀之處,由此可見這才是對的。
如此好書,餘高封一拿起就舍不得放下,又去翻看別本。
這一看,手上就拿了好幾本,都不舍丟開。
隻恨不能將書坊裏的書都買回去。
但如今且不這從內容到紙墨、書寫乃至裝幀都十分精良的書,即使是尋常別的書坊裏幾卷書也得花五百文。
餘高封知道,這麼好的書,即使世家大族收入書閣也半點不辱沒其名門郡望的身份。
故而,這麼一本書賣上十幾兩乃至於更高的價格都不貴。
怪不得黎孟要借錢買書了。
如今餘高封都有些後悔答應借錢給黎孟了,倒不是他不舍得這幾兩銀子,隻是擔心萬一等下看上了什麼好書,卻正好差這麼幾兩銀子,可怎生是好?
餘高封想到黎孟這書價錢不貴,隻想著這些書的價錢能在十兩以下,如此怎麼也能買到一本心儀的書。
正待過去找書坊的主人問問價錢,餘高封就看見一同過來的萬始萬少元已經拿了好幾冊書走過去。
也不知書坊主人了多少錢,但見萬始一下子瞪圓了雙目,什麼彬彬有禮都忘到了一邊,大聲道:“你什麼?!這一冊書多少錢?!”
但見書坊主人從容笑著又了一次,這下萬少元雙目都紅了,大聲叫過隨行的書童吩咐:“立即回去,讓文伯送二百兩銀子過來!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
餘高封就感覺到有些不好:這書有這麼貴?
即使明白這樣的價錢還是物有所值,餘高封還是感覺有些心疼。
想了想,餘高封還是咬咬牙,拿著看上的一本之前想找又一直都沒尋到書,過去問書坊的掌櫃:“這書多少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