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老師長期致力於農作物養分高效利用的植物生理學與分子遺傳學研究,拍攝那天,她的父母也來了,她說自己從來沒化過妝沒拍過藝術照。現場,她的媽媽也掏出手機跟著一起拍,還用家鄉話逗她笑,一派其樂融融的氛圍,很溫暖。特別是聊到興趣愛好時,廖老師說自己喜歡打羽毛球,還拿過獎,很會調劑和享受生活。廖紅老師平時的工作大都是在野外和田間地頭,觀察農作物的長勢,堪稱女版的“袁隆平”。如果下次有機會,我要去田野裏給廖紅老師拍照。
段慧玲老師是力學研究的專家,我記得拍攝那天,她特意帶我們到一個特別大的房間,參觀亞洲最大的風洞。我很喜歡段老師對人生的解讀,她說人生就是不斷遇到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成長,不斷遇到新的挑戰,堅持自己的執著才能有所成就,隻有堅持別人堅持不了的,才能成功。這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到很難,做好更難。我覺得在攝影這個領域,亦是如此。
李永平老師是個特別端莊的人,眉宇間透著東方女性的溫婉,說話也很謙和。李老師平時經常去野外調研河流、流域和植被。她說平時不怎麼打扮自己,這次拍照是她的丈夫幫忙挑選的衣服。李永平老師研究的是資源與環境,談到自己的工作時,她提到科研就是一種對求知的渴望和對理想的堅守,而追夢的路上從來都沒有捷徑,人生的幸運和不幸都是公平的,挫折越多的時刻,成功也就不遠了。我覺得這些話用在每個行業每個人都是受用的,我也從這些話裏讀到了對自己攝影事業的激勵。
陳雪飛老師在昆明,研究的領域是天文學。看著許多天體科幻電影長大的我們,對天文學也充滿了好奇。我記得陳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天體的東西,還參觀了國內少有的觀測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陳老師在化妝的時候,我在她的辦公室一個低矮的位置,看見一張孩子給媽媽留下的紙條,上麵稚嫩的筆跡寫著:“媽媽,我出去玩了,你不用擔心我。愛你的又又。”當時突然有點感動,陳老師研究的天體離我們那麼遠,而其實她的生活卻離我們那麼近,我也在這份脈脈溫情中感受到她作為母親的幸福。
李英賢老師從事的是航天醫學基礎的研究,在如今國家載人航天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李老師私下裏是個挺靦腆的人,那天因為拍攝需要,會給她化妝。她說除了結婚那天,這是自己人生中第二次化妝。我們走在樓道裏,路過的她的同事和學生紛紛誇讚她漂亮,李老師還會害羞臉紅,把臉捂起來顯得特別不好意思。
劉建妮老師研究的是古生物學,拍攝那天,劉老師很是配合,幫忙聯係場地,親自跑上跑下,並帶我們四處參觀,她說自己是白羊座,所以特別熱情。劉老師說自己對生物學的興趣,可能源於小時候在農村經常漫山遍野地竄,用小棍翻動土地尋找迥異的昆蟲。
我有時候覺得,做一個攝影師是件很幸運的事情。因為可以通過拍攝,了解到各行各業的人和事。與他們聊天,了解不同的生活狀態,也可以收獲到許多人生感悟。通過捕捉那些情感和細節的東西,對自己也是一種反思,一種磨練。
這次拍攝10位女科學家的任務,從拍攝上來說,比較中規中矩,掌握好技術的東西就可以拍好。但是我真正收獲的,是技術之外的東西,對我來說,這才是攝影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