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地毯

顧昌展

很榮幸能獲得自費生獎學金,這是對我過去幾年留學生涯的肯定,也更加激勵我今後要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術報效祖國。無論身處何地,無論離開多遠,祖國永遠是我們海外學子的堅強後盾。飲水思源,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回到祖國,為國家的信息電子產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顧昌展

顧昌展,2012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3年出生,分別於2006年、2008年於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係獲學士、碩士學位,2008年赴美國佛羅裏達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係就讀,2010年轉學到美國得克薩斯理工大學繼續攻讀博士,2013年獲博士學位。已在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50餘篇學術論文;出版2個章節著作;5次獲IEEE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2013年獲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學會頒發的IEEE MTT-S Graduate Fellowship(全球13人獲獎)。現就職於美滿電子科技公司(Marvell)全球總部,擔任高級工程師,從事無線芯片方麵的研發工作。現任國際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副主編,並擔任IEEE和IET旗下10多個期刊和會議特邀審稿人。

孟慶實

自費生獎學金這個榮譽對我來說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它將激勵我以此為新的起點,倍加努力前行。我要感謝國家對海外留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如果沒有偉大祖國的繁榮與富強,我們就沒有機會能來到海外學習。而我們廣大留學生也有責任在放眼世界的同時,將個人的理想和抱負與祖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結合起來,銳意進取,以優異的成績和行動來報效祖國,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孟慶實

孟慶實,2013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1年出生,畢業於沈陽化工大學過程裝備與控製工程專業,在南澳大利亞大學工程學院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共發表SCI期刊文章15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4篇。此外,與導師馬軍博士合作完成2部學術著作的重要章節。2013年至今在南澳大利亞大學工程學院擔任兼職講師。

尹垠

求學路上的每一項成績,都是對辛勤付出的肯定,也給與我回歸起點的謙卑。這個獎項激勵我不斷克服語言文化的障礙,超越中西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傳統的差異,成為一名國際化的學者,在當下市場經濟、價值多元和教育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探索師生關係和教育的本質。目前除了從事本職研究工作外,還負責數本英文現象學教育學著作的翻譯工作,以期貢獻我國該領域的發展和國際交流。

——尹垠

尹垠,2013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6年出生,分別於2008年、2011年在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獲教育學學士和管理學碩士學位。2011年赴加拿大艾伯塔大學攻讀現象學教育學專業博士學位。讀博至今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會議論文3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報告近20次,獲加拿大the Killam Trusts獎學金,2次獲得艾伯塔大學全額獎學金。

徐翀

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我們,見證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年。在世界聯係日益緊密的今天,我們有幸走出國門,放眼世界。全球化對於中國是挑戰,更是機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學術,每一代學人也有每一代學人的使命。今天,我們不僅要進一步深入了解世界上的其他文明,而且更應該站在新的曆史高度,從外部來反思中華文明,以及近代中國所走過的曆史進程。

——徐翀

徐,2013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3年出生,2007年獲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係世界曆史基地班曆史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曆史學碩士學位;2010年10月至今為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曆史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帝國史和上海史,致力於從全球史和跨國史的視角進行上海史研究。通曉英、法、德、俄等外語。多篇論文被英國國際史協會年會、一戰百年紀念大會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錄用。譯著《啟蒙式微時代的中國》即將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