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展我國社區銀行的思路(3 / 3)

3.提供政策扶持。為了鼓勵社區銀行對小企業貸款,可采取貸款規模與支持措施相掛鉤的政策,對小企業貸款達到一定規模的社區銀行,地方政府可給予稅收方麵的優惠,中央銀行可降低社區銀行存款準備率,增強信貸投放能力。

(四)改造與新設並行

1.將農村信用社改造為社區銀行。無論是從資產規模、服務區域還是服務對象,農村信用社都具有社區銀行的鮮明特征。農村信用社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信用社不斷增加涉農貸款投放,大力支持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充分發揮了支農資金主渠道的作用。

農信社改造要從產權入手,在原有社員入股的基礎上,廣泛吸收當地的農戶、個體工商業者、農村中小企業的資金,還可吸收外地與外資企業的資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在此基礎上,著力構建符合小法人特點的公司治理機製,加強流程銀行建設,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建立全麵風險管理體係和符合現代農村金融企業要求的經營機製,打造現代農村銀行製度。

2.由小額貸款機構升級轉型。小額貸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是支持“三農”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作為金融市場的有益補充,小額貸款公司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在解決小企業和農民貸款難問題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2006年第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以來到2012年12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6080家,貸款餘額5921億元,全年新增貸款2005億元。

小額貸款公司雖然發展迅速,但在經營上仍受諸多因素困擾與製約。表現在:一是公司性質未被明確定位。除浙江已經明確小額貸款公司為農村金融機構外,其他省份目前還沒有明確,導致其稅負水平較高,削弱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盈利能力。二是融資能力有限。小額貸款公司“隻貸不存”的規定造成資金來源極窄,容易產生後續資金不足。三是大多數小額貸款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存在大股東絕對控股的“家族化經營”,公司內部缺少有效製衡機製,加大經營風險。為此,將小額貸款機構升級轉型農村社區銀行,一方麵,小額貸款機構有著多年的當地運營經驗,對當地的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比較熟悉,對農村信貸市場和農民客戶也有深入了解,已具備社區銀行的經營基礎;同時,通過轉製為銀行,能擴大資金實力,加強管理,增強抵禦風險能力,促進小額貸款機構的健康發展

3.由民營資本組建新的社區銀行。允許達到法規規定的各項條件(如資本金額、股東人數、產權製度與治理結構、高管人員任職資格、合規的章程等)的自然人或企業法人,按照現代企業製度要求組建社區銀行,真正實現“產權清晰、政企分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組建社區銀行,可先在個私經濟發達、民間資本較為充沛的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進行試點,待取得經驗並完善法規後,再全麵推行。然後再全麵鋪開應當先進行“區域試點”,然後全麵鋪開。

參考文獻:

[1]黃勵崗.美國社區銀行製度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啟示[J].南方金融,2005(10).

[2]王愛儉.中國社區銀行發展模式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3]孫安平.社會主義新農村小額信貸體係建設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32).

[4]文禹琦.民營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析[J].中國商貿,2012(20).

[5]劉社建.農村信用社改革進程與前景探討[D],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