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節 去留之間(2 / 3)

“大哥,二哥,大姐又怎麼了?”

英爽見屋裏的人都在,便知今天大姐的禍定是闖得不小,便大聲問英楚英岐,又見齊妃在一邊,忙過去向她行禮,道:“齊妃娘娘,今日母親得了風寒,不便出來,讓我來向你們問候,問大姐可好。”

齊妃嘴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得冷笑,卻道:“多謝你們記掛,總是我們濃兒不好,連累大家。”

英爽是辰妃的女兒,年方十五,出落得亭亭玉立,臉如鵝蛋,膚如脂白,眼如寒星,性格外向,整天帶著兩三個丫環東闖西蕩,英仇卻是十分疼愛這個女兒,總是有求必應,處處袒護。

可是,別看這樣一個外向型的女孩兒,卻是喜歡談仙論佛,對於宮裏的一些事物,是充耳不聞,就是有人跟她講一些宮內事理,她也總是惱怒地打斷,隨後不顧他人臉色揚長而去。

玄騏王朝下一代的領國者將是一個女子,這在玄騏國已是路人皆知,從宮中人物的排行來看,英爽可是有著很大希望的人,但英爽卻早已發了狠話:“誰要是把我往這個路上推,我明日就做姑子去!”因此,她反倒是第一個被排除的人了。

齊妃自己本來生了個瘋丫頭,看辰妃的女孩兒出落得如此水靈,又得到英仇的寵愛,心裏酸得跟醋似的,但後來一看英爽對於王位的態度,她對這個不懂人事的小公主竟也有了一些好感。

不一會兒,皇後羅嬉衣也派了人過來探問,問長問短一陣後,才離去。等英濃寢宮的人走完,已是下午時分了。

***

甕子村。

唐宛兒正在努力地適應她的新生活。哥嫂已經把她醒來的事通知給春雲樓的媽媽了,那媽媽是既喜又愁,也巴巴地來看過她一次。

那媽媽看看唐宛兒的反應木木的,跟以前大不相同,便覺得有戲,又聽說唐宛兒已失去了記憶,便更是心花怒放,覺得一個沒有記憶的人,就像是一張白紙,要畫上什麼,隻看畫的人的態度了,她要在這張白紙上畫出一個春雲樓的大花魁,畫一棵春雲樓的搖錢樹!

於是便向勞素珍交代了很多的話,讓她去做做唐宛兒的思想工作,好歹再也不要讓唐宛兒像上次那樣,再尋死覓活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唐宛兒慢慢地知道了唐家的事,因為她失憶,人家也就盡可能地多講一些事情給她聽,力求幫她回憶過去。嫂子待她還好,因為想讓她回春雲樓,這一家都指著她了。

哥哥是個盜墓的,經常夜間出去,月亮快西下時才悄無聲息地回來。也知道了村裏有一個範昆,是個盜墓的頭子,哥就在他手下做事,那人雖然粗魯,卻是個性情很直的人,很受村裏人的尊敬。他們盜來的東西從不往家帶,放在哪裏,誰也不知道,隻知道如有可能,就立刻就換成了錢,每人拿到的也不多,這年頭,盜墓這營生也不容易。

這天,唐宛兒在床上呆得膩煩了,就想出去看看,不管怎樣,總不能在床上過一輩子吧,去了解一下這個社會,讓自己不再那麼被動,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稀裏糊塗穿越了,要穿回去卻是不可能的了。

她輕輕地起床,身上冷得很,看看房內,卻沒有可再穿的衣服了,也許當初從春雲樓出來的時候天氣還是暖的吧,現在,這一身薄薄的華麗衣服真的是難以抵擋寒冷。

外麵的風還在吹,不知家裏人都去了哪裏,她打開那扇薄薄的木門,小心翼翼地跨出房門,卻發現家裏的大門是開著的,雖說是大門,卻也隻是一扇比房門稍大一點的薄薄的板門,因這年代久遠,門框已有些稍稍傾斜,門外是一片淡灰色的世界,淡灰色的天空,淡灰色的雲朵,淡灰色的泥地和淡灰色的風,一棵高高的脫光了葉子的樹在風中孤獨地站立,樹上沒有一隻鳥;門口放著一隻石臼,裏麵落了幾根稻草,還有兩個板凳,靠土牆站著。

唐宛兒在院子裏極目望去,發現遠處的天空下還有不少個草房子,在這遼闊而灰色的冬日大地上,那些草房是那麼地不起眼,仿佛用手一抹就能抹去似的。在這裏,人類的痕跡蜻蜓點水般若有若無,大自然的強力主宰了一切。一陣無助和孤獨襲上唐宛兒的心頭。

這時,屋後傳來一陣女人的說笑聲,隨即兩個女人從屋子後麵轉出來,一個是唐宛兒的嫂子,另一個女人不知道是誰,穿紅著綠,臉上塗了很多的脂粉,眼睛很大,嘴又扁又寬,細細的鼻子,很容易讓人想到唐老鴨的那個臉蛋。

兩個女人見唐宛兒一人站在院落當中,不覺都吃了一驚,異口同聲地驚道:“咦,你怎麼起來了呢?”

原來那女人認識唐宛兒,她笑笑地過來,拉住唐宛兒的手,說道:“我說呢,可惜紅顏薄命,宛兒啊,你別怪你哥嫂,他們也是沒有辦法,你不該出生在這樣的地方啊,要想燈紅酒綠地享福,也隻能如此了,人的一生很短,一眨眼就過去了,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那成林人雖然好,但這有什麼用呢,到時候,到時候,你也就跟你嫂嫂一樣,讓這日子把你的細皮嫩肉都磨成砂紙一樣粗糙。聽我的話,到外麵去,虧不了你的!”

眼前這個塑料花一樣的女人,嘰哩咕嚕地說了一大通,但見勞素珍笑嘻嘻地頻頻點頭,卻也不知道兩人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

見唐宛兒好奇地看著自己,那女人才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轉頭對勞素珍說道:“喲!你看我,我忘了!她不認得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