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光泓前輩的故事(1 / 1)

文:房學峰

馬光泓是中國乒乓球隊的前輩,1960年初進入國家隊之後,成為著名的“108將”之一,她的國手生涯延續到1965年10月,參加過第26屆和第27屆世界錦標賽。

整個球員生涯裏,她沒得過全國冠軍,更無緣世界冠軍,她的名字,永遠不會出現在高考試卷上或者“青歌賽”的問答題裏,但就在這樣一位普通的乒乓老人身上,也有值得“深度解讀”的地方。

馬光泓將近六年的國手生涯,可以編成一個“三句半”:勝負故事都有趣,甘為人梯在幕後,老徐“失戀”不服氣,——決鬥!

馬光泓參加了兩屆世乒賽,其中的勝負故事都值得解讀,概括起來說就是:輸給了若幹自己的隊友和一個叫戴安妮.羅的英國人——

兩屆世乒賽她都參加了三個單項的比賽,絕大多數時候是在前進道路上遇到了自己的隊友、然後以0比3的方式失利,一家外國報紙當時就談到,“毋庸置疑,中國人在擺脫了所有外國障礙後,相互商定了自己比賽的結局,因為要不然就解釋不清,他們自己的比賽為什麼全是以3比0結束的……”

兩屆世乒賽,馬光泓以不同方式輸給了戴安妮?羅——26屆世乒賽,馬光泓在女子單打時輸給了她;27屆世乒賽,馬光泓在女子雙打比賽中輸給了她,她是英國乒乓球的最後一位世界冠軍(1954年溫布利世乒賽的女子雙打冠軍),在她戰勝馬光泓之後,乒乓球就再也沒給英國人帶來過喜悅了,雖然這項運動是他們發明的。

中國乒乓球的榮譽榜上,記錄著很多無名英雄的故事,以往人們說得較多的是“男幫女”式的陪練和“男子模仿秀”式的陪練,而馬光泓卻曾經是“女子模仿秀式陪練”的首創者。

和今天的很多運動員一樣,馬光泓也是在第一屆全運會之後“掛拍”的,“掛拍”之前,她是中國女隊的主要陪練選手之一,任務是為參加第28屆世乒賽的隊友模仿鬆崎君代等日本選手的發球。1963年的世乒賽上,中國選手之所以在女子各項目上都沒有作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幾位日本選手功力深厚的快速多變發球令中國選手難以贏得主動……

除了參加兩屆世乒賽的女子單打和女子雙打比賽之外,馬光泓還兩次參加混合雙打比賽。按當時隊裏的規定,混合雙打的配對是“相親”式的:先由男隊員根據打法、技術、性格、愛好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女隊員,在得到被選中的女隊員的同意之後,即形成混雙組合。當時,徐寅生和周蘭蓀都“相”中了馬光泓,但是馬光泓卻覺得徐寅生太有名,“氣場太強了”,自己配不上他,因而選擇周蘭蓀為自己的混雙搭檔。

於是在某年月日,徐寅生在食堂裏碰到馬光泓時,說了一句:“我要找蘭蓀決鬥!”這句玩笑嚇得馬光泓飯都沒吃就跑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