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也談細節決定成敗(2)(1 / 2)

魯迅先生曾針對小事情說過這樣一段精辟的話:“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的事,就是為此。”從魯迅的話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做好小事情的重要性——做好小事情,方能成就大事情。

一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卻總是以為自己本領高超,通曉萬事。真正做起工作來,常常心浮氣躁,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了,以至於處在一種懸在空中的尷尬狀態之中。

年輕人都多多少少有些浮躁的習氣,這並不值得批評。然而,能否盡快學會擺脫浮躁、把工作做到位是決定一個人能否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

許多年前,美國興起石油開采熱。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青年人,也來到了采油區。剛開始時,他的本職工作是檢查石油罐蓋是否自動焊接完全,以確保石油被安全地儲存。每天,青年人都會上百次地監視著機器的同一套動作。首先是石油罐通過輸送帶被移送至旋轉台上,然後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蓋子回轉一周,最後,油罐下線入庫。他的任務就是監控這道工序,從清晨到黃昏,檢查幾百罐石油,每天如此。應該說,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簡單而又枯燥的工作。

對此,青年覺得非常不平衡:我那麼有創造能力,怎麼能隻做這樣的工作呢?於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更換工作。沒料到,主管聽完他的話,隻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麼好好幹,要麼另謀出路。”

那一瞬間,青年人漲紅了臉。

回來以後,他突然覺悟到:我為何不能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到位,做得更好呢?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青年人在機器上百次重複的動作中,注意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他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一定會滴落39滴,但卻總會有那麼一兩滴沒有起到作用。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這將會節省多少焊接劑?

於是,他經過一番研究,研製出了“37滴型”焊接機。但是用這種機器焊接的石油罐存在漏油的問題。不過他並不灰心,很快又研製出了“38滴型”焊接機。這次他的發明既解決了漏油的問題,同時每焊接一個石油罐蓋都會為公司節省一滴焊接劑。雖然節省的隻是一滴焊接劑,但是正是這“一滴”焊接劑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5億美元的新利潤。

而這位青年人,就是後來掌控美國石油業的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

當小事情被明智而有遠見的人發現時,小事情的價值就可以充分地體現出來。無數事實證明,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往往是成就驚天動地的大事的基礎。

工作無小事。對於每一個身處職場的人而言,如果你不想被競爭對手打倒,不想被踢出局,那麼就不要給對方任何一個可乘之機——做好每一件小事,處理好每一個細節,讓你成為無懈可擊的競爭對手,這樣才能保持不敗。

傳說西方有一位哲人,每當他聽到人們誇獎一個青年天賦優異時,哲人就會問:“這個小夥子認真工作嗎?是否勤奮?是否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人生?”在他看來,不認真的人談不上什麼天賦,不認真的人更不可能有什麼好前途。如果一個人具有認真的品質,那才是上天給他的最好禮物。

20世紀50年代初,有一位叫柯林的年輕人,每天很早就到卡車司機聯合會大樓找零工做。後來,一家百事可樂工廠需要人手去擦洗工廠車間的地板,其他人沒有一個應征的,但柯林去了。因為在他看來,不管做什麼,隻要你努力了,總會有人注意的。所以他打定主意,要做最好的抹地工人。

有一次,有人打碎了50箱汽水,弄得滿地都是黏糊糊的泡沫。他很生氣,但還是忍著性子把地板抹幹淨了。恰好他的這一舉動被公司領導看到了,第二年他便被調往裝瓶部,第三年就升為了副工頭。

許多年後,全世界的目光都凝注在他的身上——美國前國務卿柯林·盧瑟·鮑威爾。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一切工作都是光榮的,隻要永遠盡最大的努力去把每一件事情做到位,你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每一天都要盡心盡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應力爭高效地完成。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不是為了讓老板高興,而是為了自身的不斷進步。即使是在同一個公司或同一個職位上,機遇沒有光臨,但你在為機會的來臨而時時準備的行動中,你的能力就已得到了拓展和加強。實際上,你已經為未來某一天創造出了另一個機遇。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古人也曾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認真做好每個細節,這樣才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管理界有著名的“海恩法則”,它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航空事故的背後,必然有近30次輕微事故、300多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多起事故隱患。要想消除這一起嚴重事故,就必須把這1000多起事故隱患控製住。”對於任何事情,一個小小的失誤和紕漏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和無法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