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祭天紫氣(1 / 2)

第二天,黃道吉日,晴空萬裏,秋風涼爽。

張昊一大早起床,晨練洗漱,招待大家吃早飯。

吃了早飯,祭天儀式開始,焚清香,燒紙錢,砌土灶,倒酒水,柳家人一起幫忙搭祭台,拉出三牲,氣氛很是熱鬧,像舊時候殺豬宰羊過年似的。

張昊手執屠刀,“謔謔”的磨了幾下,刀鋒雪亮。

念經超度,牲畜亡魂入輪回。

猛子曰,“君子遠庖廚。”是為仁義之心,不忍殺生。

道佛兩教也齋戒吃素,恪守殺戒教義,以表善心仁義,故而也有了罪孽一說,六道輪回,有罪孽的人轉世畜牲,有功德的人升天。

張昊是火居道士,對教義輪回也有一份自己的理解,萬物有靈,物質輪回,周而複始,並非牲畜有生命,花花草草亦有生命,人之衣食住行,皆為傷命,這是生存的根本,從現代科學來說,這是自然循環的食物鏈,無所謂善惡,皆是為了生存。

但人類源於禽獸,卻又高於禽獸,是萬物之靈長,知恩義,明事理,天道雖不仁,卻孕育萬物,人生於天地之間,衣食住行皆取於天地,所以敬拜天地,感恩自然。

對於殺生罪孽的教義一說,張昊認為不必刻意齋戒,但也不能過分索取,當物盡其用,維係天人平衡,心存敬畏,感恩萬物,每取一份福澤,皆是天地的饋贈,古人祭天,便是這個道理。

念完經文,感恩天地,回歸自然的輪回,手起刀落,取血為墨,書寫祭天文書,筆力揮灑,篆文傳神,渾厚悠然,如鋼印烙鐵,正氣磅礴,渾然天成。

又取三牲頭顱,擺上祭台,焚香告天,誦念祭文:“昊天兮正司,社稷兮正民,諸方鬼神兮招招,天地日月兮亙古……”

張昊研習了古籍文字,對祭禮信仰的認識和領悟也更上一層樓。

昊天,是古代祭祀的國家正典,由曆朝曆代的禮學考證,象征宇宙萬物的天道,而不是某一位人格化的神靈,至於後世道教的三清,佛教的釋迦摩尼,以及玉皇大帝等滿天仙神,皆不能入國家正典。

社稷,為土地之神、穀物之神,代表了大地萬物,穀物豐食,乃生存之根本,為古天子和諸侯王的祭祀,一族之民,與社稷共存亡,象征國家正統。

張昊雖是道教弟子,但他如今的學識,已超越了道教一家,逐漸踏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通曉古今,博采眾長,欲得證正統大道。

柳家也是有文化的人,聽這祭文,心裏不由得肅然起敬,張道長年紀輕輕,卻不愧是真正的得道高人,文采古樸悠然,氣勢剛正浩大,雖以鬼神說玄,卻絲毫沒有迷信歪風,教化道德,引人入聖,讓祭天的氣氛更加莊嚴宏大。

一百來字的文書念完,投入火裏,光華大放,字字浮空,隱約看見字符在火焰裏升騰閃耀,玄妙無比,掀起一陣陽和之風。

眾人向天祭拜,心意虔誠,氣機彙聚成一股,以及三牲祭品的精氣,承載著祭文的靈光,衝天而起,上達天聽,莊嚴宏大的氣氛洗禮著在場的每個人。

張昊忽然有感,正典祭祀的莊嚴,引起人心的共鳴,心意通達,念念生輝,他的精氣神光變得更加浩大精純了,又看了一眼柳家人,皆是精神一振,麵相正氣,多了一份對天地教化的敬畏。

“祭天正統,恩義事理,人文道德之教化,為大道的根本。”

張昊心有所悟,然而就在這時,忽然眼前一晃,目光一凝,眼有重瞳,隻見一縷紫華降下,猶如南北兩極的極光一樣,似光非光,似氣非氣,氤氳嫋繞。

這一瞬間,張昊隻覺得渾身舒坦,氣血活躍,神清氣爽,隱約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從體內生出,而他的心意清明,六根清淨,知覺細微,能清晰的感受到,從肉身到神元,似乎發生了一點玄妙的變化。

但這變化是什麼,他也說不出來,隻覺得很玄妙,很舒坦,整個人都變得高貴不凡了,但來得太突然,恍如錯覺一般,等他仔細體會時,又沒有了感覺。

“咦?這是怎麼回事?”

張昊愣了一下,抬頭仰望天空,在重瞳的視覺裏,隻見天象力場玄奇,祭祀的精氣神光衝天而起,在虛空引起一個巨大的漩渦,其中有一縷細微的紫光,是柳建國的神元靈光,引起了天象的共鳴,漩渦的力場扭曲,居然彙聚出一縷星辰的紫華極光。

白天也有星辰,隻是肉眼凡胎看不見而已,張昊有重瞳,一眼就看出了這奇異天象。

“我的個天,紫華極光,難不成我剛才得了一縷紫薇之氣!”

張昊心裏驚訝,差點沒叫了出來,紫薇之氣啊,這可是關乎命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