軻比能退回營寨,正要使人關閉寨門,李騰人馬蜂擁而至,寨門如何能夠關閉,早被衝了進去,軻比能,高幹人馬心中早已經膽怯,無心而戰,四散奔跑,大敗而走。軻比能見得營寨失守,便帶了身邊士兵往往北而去,正走之間,忽見一將擋住去路,軻比能抬頭視之,乃李騰大將顏良也,軻比能無心而戰,正欲奔走,顏良早舞刀拍馬而出,直往軻比能而去。軻比能見無路可走,隻得應戰,二人與亂軍之中大戰三四十個回合,軻比能見得旁邊李騰士兵越來越多,恐往後被擒,遂暴喝一聲,奮力一刀避開顏良,急忙調撥馬頭,往北而走。顏良心知自己一人追趕軻比能,唯恐難以取勝,遂揮刀又殺回亂軍之中,立殺數十人。
那高幹隨在後軍,卻還未奔走,便被李騰人馬圍住,高幹武藝又不比軻比能那樣高超,於亂軍之中往來衝殺十餘次,卻是不得而出,忽的看到一人殺之身邊,高幹不禁大驚,遂急視之,乃軻比能手下大將步度根,不及言語,步度根遂問道:“將軍可知我家大人身在何處?”
高幹急道:“亂軍之中卻是未曾看見。”正欲同步度根共同殺出而逃,卻見步度根早已殺了出去,高幹見狀,急忙放聲呼喊,仍不見那步度根翻身殺回,卻聽見背後一人聲道:“高幹還不下馬受降?”高幹聞之大驚,急忙回身觀看,見那發話之人手提雷龍錘,坐下一匹高頭大馬,正是李騰,見得的現今已走投無路,正欲奮力死戰,李騰早已躍馬而上,揮舞雷龍錘朝高幹打來,高幹未及防禦,措手不及之下,被李騰一錘正中腦門,隻見高幹腦袋頓斯四分五裂,腦漿四散飛開,已然死了。李騰看著高幹屍體,冷笑一聲,遂又返身往亂軍中殺了出去。
兩隊大軍直殺至天明,軻比能士兵被殺者甚多,投降者不計其數。李騰獲得馬匹,武器,盔甲,珠寶等物不計其數。李騰收的回報,軻比能帶領殘餘人馬逃入雁門,遂李騰派人救治傷員,自是不提。
到了夜間,一切事物盡皆收拾完畢,李騰於大帳擺下酒食之物,遂喚顏良,文醜等各位將軍及陳正盡數聚於大帳,論功行賞,大肆犒勞三軍士兵。
眾人來後,分列坐定,李騰開口說道:“今日一戰,大破軻比能,高幹亦是被我於亂軍之中打死,可謂大勝。”遂喚陳正於麵前,陳正聞之,不敢怠慢,趕緊出列拜倒於李騰麵前,李騰說道:“我曾言說,倘若今日得勝,便算你為頭功,今日得勝,這頭功自然是落於你手,想要甚獎勵,隻管說來。”
陳正拱手進言道:“陳正乃一介小卒,不敢妄領主公獎勵。”
李騰一愣,隨之笑道:“我既然曾經說過,豈能讓我自食其言,況且你曾為此計亦是受過不少苦頭,想要甚獎勵,隻管說來。”
陳正見得李騰執意,正欲待說,卻不知說些什麼,李騰當然亦是看的出陳正心中想法,遂拜陳正為校尉,主管屯田之事,又賞賜了許多金銀之物。陳正聞之,連忙謝恩。其餘顏良,文醜等大將,亦是得到應有賞賜,李騰隨後又將所獲之物,分出一半,賞賜士兵小卒,自是不提。
既然軻比能人馬已經盡數退走,高幹亦是身死,晉陽之危,便盡數解決,李騰於營寨中休整一日,便留下顏良,文醜等看守營寨,自帶隨從往晉陽城中去了。
過了半月,軻比能等人在雁門緊閉城門,不複出來,李騰便同眾人商議攻打白馬(此白馬不是官渡之戰,顏良攻打的那個白馬),壽陽,樂平三城,遂自與顏良為,文醜各代五千人馬往去攻打,仍舊留下,顏子晴,文蕊,王釗等人守衛晉陽,以防軻比能趁機來襲。
不說顏良,文醜帶兵前去攻打白馬,樂平,但說李騰自帶五千人馬,往去攻打壽陽,行至半路,壽陽守將常林早已得到消息,連忙招來手下謀臣將軍前來商議。眾人來後,隻見常林雙眉緊皺,麵色凝重,遂不敢發問,自個坐於一邊。常林見得眾人來後,開口說道:“前翻李騰於晉陽大破軻比能,打死主公高幹,我本應帶兵前去為主公報仇,不想李騰竟然又番帶兵前來,軻比能亦是武藝高強之人,尚且不是李騰對手,我等又該如何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