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一章 烏巢風波(3)(2 / 2)

過的一時,探子回來,稟報夏侯惇道:“稟報將軍,前方有兩處營寨,一處乃是袁紹大將張台營寨,一個乃是李騰營寨。”

三人一聽這裏乃是李騰營寨,隨即商議,夏侯惇咬牙道:“李騰武藝甚是高超,我等以前三番五次在其手下吃虧,依我之見,今夜便截取李騰營寨,要是殺了李騰,丞相麵前,也是大功一件。”夏侯惇說完,族弟夏侯淵立刻附和稱是。

張遼本謹慎之人,並兼有文采,仔細思慮之後,念道:“此計不妙,李騰素來謹慎,亦是用兵如神,不像袁紹之眾,若得小利,則得意忘形,豈能有所不防。”聽了聽又說道:“我有一計可擒李騰。”

夏侯惇,夏侯淵連忙齊聲說道:“文遠將軍快快講來。”

張遼麵色凝重道:“我知張台,雖為勇猛,卻無謀略,我可引兵士五百,前去張台營寨放火,再派人化妝成張台士兵,前往李騰營寨求救,我料李騰必然親自前往,二位將軍可引剩餘人馬,半路埋伏,天色昏暗,李騰必然不能發現,等到李騰兵至,二位將軍可左右一起殺出,李騰之兵必敗,再派數十撓鉤手於半路埋伏,等李騰敗兵而至,撓鉤齊出,李騰必備我等所擒。”

夏侯惇,夏侯淵二人聽後,連連稱是,皆言此乃良策。於是便分與張遼五百士兵於張台營寨中放火,夏侯惇又派一百撓鉤手埋伏於半路,見到李騰救兵來時,可放其先行過去,等他們殺敗李騰之後,李騰歸來之時,再以撓鉤鎖住。

再說張遼來至張台營寨前方,隻見的守夜士兵皆因精神疲乏,倒地而睡,張遼心中大喜,派人悄悄上前,將那些士兵盡皆,割喉而死,瞭望塔之上,盡被張遼所發之弓箭穿破腦袋,倒與地上。

張遼帶領士兵悄悄行進,抬開拒鹿馬,打開營寨門,蜂擁而入,四處放火。

營寨守將張台,聽得帳外吵雜之聲響起,心知被曹操派兵來劫營寨,連忙穿了鎧甲,提了大刀,出賬查看,剛剛來到帳外,隻見外麵一片火海,忽一人騎馬殺來,張台措手不及,慌忙間舉刀相迎,舉目一看,原是曹營大將張遼,心中頓時大駭。連忙逃跑,被張遼從後麵追上,一槍刺中後背。

張台大叫一聲,倒在地上,因為疼痛不斷翻滾,張遼見張台未曾死透,騎馬而上,又是三槍,將張台刺死。

再說李騰正在酣睡之間,忽然睡夢中聽的帳外響起輕微喊殺之聲,連忙起身,出去觀望,隻見旁邊張台營寨大火四起,照亮了半邊天空,李騰正欲回身取來武器鎧甲前去營救,忽然看到由一個士兵領著兩三個頭發散落,滿臉血汙之人前來,那幾人卻是認識李騰,見到李騰正要回帳,連忙撲到在地,哀聲說道:“將軍,曹操忽然派大將張遼劫我營寨,張台將軍死戰能不走出。還望將軍前去救援。”

這個說隻見,顏良,文醜,陳宮,高順等都被那喊殺之聲吵醒,連忙穿好衣衫,出來查看是何情況,忽然見到李騰立在營外,跟前拜倒幾個士兵,似有嚎啕痛哭之聲,急忙走上前來看個究竟。

李騰扶起那幾個士兵,連忙說道:“你們暫時可在我營寨養傷,我這便調撥人馬前去營救張台將軍。”那幾個士兵佯裝答應,跟著引他們而來的士兵而去,行至半路黑暗之處,將那名士兵以手打昏,悄悄溜出營寨,趁著夜色沒人發現,一路狂奔而走,向夏侯惇報信去了。

再說李騰點撥好了人馬,正要出去,陳宮忙上前道:“不可,曹操詭計多端,主公倘若親自前去救援,若是半路中了埋伏,後果不堪設想。”

李騰道:“我之武藝,文台豈能不知,當今天下,除了兄長,誰能是我敵手,再說這正好是個和袁公重新修好的機會,我若是救得張台,袁公必然另眼相看。”遂留下陳宮,高順等仔細守護營寨。親自帶領五千人馬,前去救援。

李騰帶兵行至寨外,顏良,文醜攔住去路也說要去,李騰連忙解釋道:“此時情況危急,不容拖延,況且營寨之中,更要防守,以防曹操調虎離山之計。”顏良,文醜這才釋然,遂答應留守營寨。

李騰雖說猜中此番張遼劫營,必然有計,可是並非調虎離山之計,而是引蛇出洞之策,再於半路夾擊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