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好消息便是,回紇人已經答應出兵勤王。其先鋒五萬由王長子也忽率領,日前已經過了臨洮......”
“幾代忠臣良將攜手,才將胡虜驅趕到大漠之西,朕卻又將他們請了回來!”李隆基歎了口氣,精神頭依舊不覺得振奮。求回紇出兵,不是沒有代價的。整個北庭都護府,如今已經劃歸了對方所有。眼下安西、河西兩大都護府都成了空架子,回紇人沿途看清楚了大唐的虛實,恐怕轉眼之間,就又要獅子大開口。
“吐蕃派使節前來,願意出兵十萬,供陛下驅使......”
“是供朕驅使,還是趁火打劫?當朕真的老糊塗了麼?”李隆基揉著太陽穴,臉上沒有半點兒喜色,“也好,早也是來,晚也是來。既然來了,幹脆就一並將麻煩解決掉!”
高力士點點頭,慢吞吞拋出最後一條,“禦史大夫魏方進等人上書太子,彈劾楊釗誤國。太子殿下已經命人接了奏折,準備找合適機會麵呈給陛下......”
話沒說完,李隆基已經一躍而起。“你這老貨,又背著朕胡鬧!再這樣下去,惹得百官聯手彈劾,朕也保不住你!”
“老奴願意粉身碎骨,以報陛下知遇之恩!”高力士長揖及地,臉上沒有半點兒畏懼之色。
回紇人和吐蕃人對大唐土地的窺探,都是遠憂。楊國忠和太子兩個的威脅,對此刻的李隆基來說,卻是心腹之患。一旦車駕走到了益州郡,而地方兵馬依舊歸楊國忠掌握的話。所謂天子,不過是後者手中的一個傀儡。
李隆基心中明白高力士是為了自己打算。放緩了語氣,低聲道:“朕讓你未雨綢繆,並不是讓你現在就去對付楊國忠。他畢竟,畢竟一直在盡心盡力為朕做事。況且文武百官,眼下也很推崇此人。魏方進貿然彈劾他,讓朕,讓朕......”
“老奴已經吩咐底下人,掌握好分寸和火候。逼楊釗交出劍南節度使兵權即可,其他並不急於求成。”高力士將聲音壓得極低,緩緩向李隆基解釋自己的安排。“太子那邊如果提出了過分要求,魏方進等人也會聯手遏製,終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亂了方寸.......”
“也罷!國忠能力有限,的確不該兼管太多事情!”李隆基揮揮手,接受了高力士的解釋。這就是後者的可貴之處,總能主動替天子分憂,而自己將罵名背下來。“貴妃那邊,過後得給個交代。還有,讓陳玄禮做好準備,以應不測之變。你我君臣現在麵臨的情況,未必比對付太平公主時簡單多少,千萬別掉以輕心!”
不著痕跡地解除楊國忠的兵權,才是最急需做的事情。若是能讓他跟太子李亨鬥得兩敗俱傷,則是最上上之選。雖然對一個帝王來說,這樣做實在有些涼薄,有些悲哀。可眼下形勢便是如此,李隆基沒有更好的選擇。
“老奴領旨!”高力士躬了下身,笑著回應。然後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老奴其實和大宛都督之間,也沒什麼過不去的私人恩怨。都是邊令誠那廝從中挑撥,才鬧了些小誤會。陛下如果想調大宛都督府兵馬到近前護駕,不妨再派人去路上找找。怎麼說也是上萬大軍,不可能就憑空消失了。若是能......”
話音未落,屋門忽然被人用力從外邊推開。老太監朱全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滿臉是汗,“陛下,陛下,快走,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反了,反了,東宮六率、左右龍武軍,都造反了!!.”
如果您覺得《盛唐煙雲》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