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這樣!他們,他們真,真夠”王洵這回徹底被震驚了,手掌按住刀柄,五根手指曲曲伸伸。大唐與大食對於西域的爭奪已經持續了近百年,然而大唐朝廷隻追求名義上的征服和軍事上的威懾,從來也沒像大食人這般,把諸多手段揮到如此淋漓盡致的地步。
他終於開始理解,為什麼封常清苦心孤詣地,試圖打造一條完美的防線,將大食人徹底隔絕在蔥嶺以西了。那不僅僅涉及到安西軍的榮辱,也不僅僅涉及到幾名邊將的功名富貴。而是與整個隴右道,近百萬戶唐人生死攸關。如果被大食人突破進來,憑著其無所不至的同化手段。用不了太長時間,從玉門關往西的漢家百姓,就不得不披左衽了。
“不僅如此!”跟在二人身後聽了一會兒,新任侍衛萬俟玉薤也低聲插了一句,“即便是大唐的商販往河中出售貨物,如果沒有一個信天方教的地商做保人的話,也要多交三倍的稅。雖然那些地方貴胄,一天也離不開咱們大唐的東西!萬俟給人當家將這兩年,親耳聽說幾家商販,為了少交些商稅,偷偷派自家子侄到河中去,改了大食姓名做地商!”
“該死!”王洵低聲怒罵,不知道是罵大食人,還是罵那些為了些許利益連祖宗都肯出賣的商販們。
萬俟玉薤笑了笑,低聲道:“大人別瞧不起那些商販。畢竟他們還是為了些蠅頭利。可眼下咱們大唐,卻有很多人,寧可不要任何好處,也上趕著把祖宗賣給外人。”
“是誰?”王洵敏感地側過頭,看著萬俟玉薤的眼睛追問。
“大人還需要問我麼?當年在長安,您又不是沒見到過?”萬俟玉薤咧了下嘴,低聲反問。
明知道屬下說的是句牢騷話,王洵卻無言以對。當今皇上偏愛異族,認為他們比自家子民更淳樸。前宰相李林甫投其所好,提拔了大量的異族將領。哥舒翰、安祿山、高仙芝,這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之所以得到重用,哪個不是沾了血統的光?你堂堂一個天國上朝,將異族的利益淩駕於本國百姓之上。而本國百姓在外又屢屢受人欺淩卻無處伸冤,久而久之,豈能不對自己的故國失望?
想到這兒,非但那些俘虜不願意做唐人的舉動可以理解。即便是販們改了自家子侄的名字冒充大食人的行為,在王洵心裏也不是罪無可恕了。他自問沒有能力改變朝廷的政令,然而於自家所掌控的一畝三分地當中,卻絕對不肯任由類似的情況生。又斟酌了片刻,低聲道:“今天的話,你們兩個就不要再對別人說了。王某麾下也有很多兄弟來自異族,話被傳歪了,難免會引起誤解,於軍心不利。但王某可以保證,在咱們這裏,對所有人都一碗水端平。功名富貴各自憑本事爭,誰也別憑著血統占便宜。在白馬堡中,趙將軍曾經說過一句話,王某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
那是一段很淺淡的記憶,如果不是今天受到了外物刺激,王洵也許永遠不會主動想起來。他記得,那是在一個秋日的早上,剛成為軍人沒幾天的他和一夥長安貴胄站在一起,彼此套著近乎,顯擺著祖上曾經的榮耀。而槍棒教頭趙懷旭恰巧從旁邊經過,撇了撇嘴,很不屑地說道:“我記得挑牲口一定要挑名血名種,這貨體格強,騎在胯下時對主人的意圖領悟得快。至於人,總得跟牲口有點兒差別!”
當時的王洵心裏不無惱怒。如今,對趙懷旭的教誨,卻隻有感激。憑祖上餘蔭,這輩子他都甭指望趕上秦家哥倆。憑血統,他亦永遠比不上安祿山、哥舒翰。但。再度看了看正眼巴巴等著下文的十三和萬俟玉薤,他笑了笑,年青的臉上充滿了與年齡不相稱的老成,“他說,人不是牲口,不需要名血名種
酒徒注:準備入v了。入v後會盡量加快度。最近遇到些麻煩事情,所以拖遝了些。抱歉。
如果您覺得《盛唐煙雲》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