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虹 (一 下)(2 / 3)

“收百官之心?”楊國忠最希望做到的便是這一點,立刻上前抓住賈昌的肩膀,大聲追問,“如何去做,賈兄能否說詳細些!”

“我的骨頭,國忠公,我可經不起你這麼折騰!”賈昌趕緊後退數步,慘叫著掙脫楊國忠的魔爪,“其實很簡單,隻是國忠公身在局內,不像我這個旁觀者看得那麼清楚而已。憑資曆熬年頭就是了。越是久久不得升遷的人,對李相怨恨越大。而他們又的確非常有治政經驗,參照為官的年頭多寡依次提拔,誰都能看到希望,誰都說不出什麼怨言來!”

這倒是個切實可行之策!關鍵是操作起來非常簡單,並且迅速有效。原來李林甫當政之時,選拔官員的手續非常繁雜。六品以下官吏赴京應選,需要通過筆試,麵試,然後吏部擬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後冬集,以其名報仆射,再由門下省上報皇帝,然後依旨授官。整個過程從春到秋,曆時長達半年之久。其中隻要有一個環節沒打點到位,或者由於沒討得李林甫本人的歡喜,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或者長時間被擱置在京師,得不到任何結果。

所以,很多底層官員在任期結束後,寧願想辦法行賄上司,原地踏步,也不願意入京述職。原地踏步雖然沒有升遷指望,但也不會出現大的起落。而赴京述職的話,稍有應對不甚,便可能如同囚徒般被困在館驛,進退不能。直到他自己完全對前途絕望,主動請求返回故鄉去做一個平頭百姓,方才算逃離生天。

如果依照賈昌的建議,把在職官員考評升遷的規則,改成憑資格熬年頭。標準便立刻清晰了許多。並且操作過程當中人為幹涉的因素也減弱到了極低的程度。原本需要曆時半年多的選拔,恐怕半月之內就可搞定。雖然有可能得罪一些在原來選拔過程中上下其手的家夥,但比起被提拔者的感恩戴德來,這點兒怨恨簡直微不足道!

楊國忠心思轉得向來不慢,否則也難以從一個市井無賴爬上當朝宰相的高位。略作沉吟,就將‘秋梨湯’的中的利害得失考慮得清清楚楚。他現在最需要的便是在朝中提拔一批支持者,借此鞏固自己來之不易的地位。賈昌所獻“秋梨湯”,可謂雪中送炭。至於這個方子的療效好壞,暫時可以不在考慮之列。畢竟大唐朝的骨頭架子還在,雖然比起開元年間虛弱了許多,但是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倒掉。待自己的地位穩固了,積聚下足夠的實力,再痛下猛藥替國家療傷不遲!

“多謝賈兄!”給了對麵的矮個子一個友善的微笑,楊國忠低聲說道,“這番指點之恩,楊某心裏記下了。你既然不在乎官職高低,楊某也不勉強於你。這樣吧,以後內庭所用柴薪雜物於民間的采辦之事,就交托給賈兄來管理。反正你已經在陛下身邊行走多年,知道陛下和內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好!”

“如此,賈某再客氣就顯得矯情了!”賈昌笑了笑,衝著楊國忠長揖及地。皇宮內所需的大宗物資采買,一向是由高力士等首領太監負責。但畢竟有很多日常所用的粗笨之物,如木炭、糧食,馬桶水缸等,是太監們或者不方便,或者懶得去管的。這些東西往往價值不高,然而勝在用量巨大。經手人隨便在上麵刮一刮,就是整桶整桶的油水。

原來負責此事的是李林甫的族中子侄。如今李林甫已經皇帝下令被刨棺鞭屍,先前的一眾黨羽自然是樹倒猢猻散了。朝中很多頗具慧眼的人物,便替自家人盯上了這個留下的肥差。楊國忠一直將其握在手裏沒有給出,今天心情高興,立刻將其作為酬謝,交托到了賈昌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