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危機解除,皇城急詔(1 / 2)

即便是琴聲旖旎,簫聲悠揚,婉轉的旋律縈繞在眾人的腦海心頭,可鬆雨台那一晚依舊成為了過去,對寧霜來說,那翩然的身影隻是曇花一現,雖驚豔美麗,卻轉瞬即逝。

應沈諾軒之邀請,風亦舒住進了刺史府,一國太子來訪,雖沒有以國之名義前來,沈諾軒身為皇子,自當是盡地主之誼的,風亦舒住了進來,卻苦了寧霜,她對風亦舒,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感覺,當初在落霞山下說出的那番話,不過是明哲保身之道,也是為了救那二十幾個家人子,卻不曾想在風亦舒的心裏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痕跡。

幾日時間悠悠而過,滄州城漸漸步入正軌,新任滄州刺史和陶竹縣縣令先後到來,走馬上任,接管了善後的一切事宜,沈諾軒事無巨細地全都交代妥當,這才卸下身上的重任,頓覺一身輕鬆。

“七哥,事情辦完了,我們是不是也要回去了?”寧霜問道。

“離父皇定下的期限還有幾日,若你想在這裏多待些日子,也是無礙的。”沈諾軒回答著。

他知道寧霜的心意,京城表麵平靜,卻是是非之地,一旦陷入其中,想要脫身便是難上加難,此番回京,因著他在滄州的治水與不費一兵一卒讓南竟國士兵全軍覆沒的功績,定會成為東湘國朝堂之上的風雲人物,其他幾個人,定然不會善罷甘休,而皇上到底會怎麼做,誰也捉摸不透。

滄州雖剛經曆大亂,百廢待興,卻是個遠離權利烽煙的好地方,風光秀麗,景色怡人,百姓淳樸,隻要官府有所作為,便安靜祥和,隻讓人心情舒暢,不似京中那般,每走一步,卻都得思索再三,生怕行差踏錯,招來殺身之禍。

寧霜雖聰明,可卻不是那喜歡權謀的人,她的謀算和計策,全是為了在這個混亂的世界尋求一個棲身之所,若人不犯她,她也定不會去招惹別人。她想在滄州多待些日子,也是無可厚非的。

“不必了,七哥,事情既定,還是盡快回京,早作安排才好,七哥離京多日,朝中雖有莫大人照應著,卻不知變成什麼樣呢。”寧霜搖搖頭,拒絕了。

“小霜兒說的沒錯,七哥,父皇的意思我是猜不出來,也不想去猜,可我知道,有些人,不想你這麼安然地領功就是了。”沈煜塵也意有所指地說著。

滄州城的公務已有新來的刺史大人操辦,三人吃了飯,因著這盛夏的暑熱,便到那綠樹濃蔭處走走,行至涼亭處,三人走了進去,這才恍然覺起,皇上定下的期限快到了。

“這是自然,七哥素日裏沒做什麼,皆因軍中地位日盛,就招來殺身之禍,這次解決了這麼大的問題,還不招人記恨?即便七哥消息靈通,但滄州離京城到底路遠,難免有些疏漏,這些疏漏,往往就是最致命的。”寧霜歎道。

沈煜塵聽了點頭,正欲開口說什麼,卻見風亦舒遠遠地走來,眉頭微蹙,話到嘴邊,打了個轉兒,又咽了回去。

“七皇子,九皇子,寧姑娘——亦舒特意前來辭行。”風亦舒見到他們,走進涼亭,對著三人說道。

“哦?你這麼快就要走?是回風辰國,還是去京都見我父皇?”沈煜塵開口問著。

沈煜塵的性子大家都知道,有話直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問出這樣的話也不奇怪。寧霜知道,沈煜塵率先開口,便是為了沈諾軒,大家都想知道風亦舒接下來的去向,可沈諾軒卻礙於很多原因不便開口,寧霜就更沒有立場,所以這事兒,便落到了沈煜塵的身上。

“父皇年邁,風辰國政務繁忙,亦舒身為人子,自當在一旁盡孝,居太子之位,也當造福百姓,寧姑娘的話亦舒一直銘記於心,至於天景帝,亦舒來日自當遞國書前去拜會。”風亦舒說著,臉上和煦的笑意讓人如沐春風,聽他提到寧霜,沈煜塵不由得眉毛一挑,看著他。

“如此,便不留太子了,太子殿下一路好走。”沈諾軒說著。

不管風亦舒來滄州是為了什麼,到鬆雨台是偶然還是刻意,都無關緊要了,而他與寧霜,也不過是那一場意外中的萍水相逢,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有了交集,已經都不重要了。

風亦舒向幾人辭了行,便離開了刺史府,打算繞道毫州回風辰國。而寧霜等幾人在目送風亦舒遠去以後,卻又見一馬一人朝著刺史府疾馳而來,狂奔到幾人麵前,帶起一陣狂風,險些將寧霜推到。

“京城急詔——七皇子沈諾軒接旨——”馬在刺史府門前急停,來人翻身下馬,手捧明黃色卷軸,揚聲叫道。

“兒臣接旨——”沈諾軒單膝跪地,恭迎從京中傳來的聖旨,沈煜塵隨沈諾軒一起,寧霜見狀,便也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