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太心軟?都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我……”
“不,這不是心軟,阿寧,這是你的善良。這炸藥是你研製出來的,若用在戰場上,造成死傷無數,你定然心懷愧疚,永世不寧。”沈諾軒說著。
“謝謝你那麼了解我,可是七哥,若有一天,對方威脅到你的生命,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都不會猶豫。”寧霜的眼中閃過一抹堅定,在心裏補充一句,即使是我自己。
就像她當初對權熙承諾的那樣,如果有一天,別人發現她是沈諾軒的軟肋,用她來威脅他,她不介意自己動手,了結了自己。現在也一樣,無論是不是戰場,她隻是要保護她想保護的,或許屍橫遍野,也在所不惜。
東湘國的皇宮。
暗衛的密信和沈諾軒八百裏加急的奏折一前一後幾乎同時到達皇上的手中,剛剛接到密信,還為來得及拆開看,安如海的聲音就在門口響起:
“皇上,七皇子八百裏加急奏折到。”
接著,呈上奏折,遞到皇上的手中。
“小安子,你說,這兩封信上,寫的都是什麼?”皇上似乎並不急著拆開看,反而問著下麵站著的安如海。
“奴才不知。不過皇上,西南暗衛已經很久不曾傳來重要的消息了,而七皇子卻八百裏加急送上奏折,皇上還是先看看吧,興許是很重要的事。”安如海回答著。
皇上看著安如海一眼,沒說別的,徑直打開沈諾軒的奏折,看著。沈諾軒寫的很簡單,無非是南竟國興兵來犯,需調動兵力以早作準備,而當皇上再看暗衛的密信之時,卻發現二者寫的竟然是同一個內容,隻不過暗衛比沈諾軒寫的更加簡單:南竟國興兵十萬進犯我國西南邊境。
十萬。
不多不少的數字。對於東湘國來說,十萬大軍並不算什麼,東湘國的軍隊數量遠遠超過這個數,然而,對於此刻水患泛濫的滄州來說,十萬大軍卻如同一道催命符。
再看滄州周圍,青州屬六皇子沈奕清,兵多卻不精,落霞山四萬人馬對上一千竟然全軍覆沒,饒是寧霜計策高明,卻也未免輸的太快;毫州屬四皇子沈星彥,而沈星彥手中並無兵權,毫州隻有一些官府守衛……這樣的情況,滄州堪憂!
可若要是此刻調兵以解滄州之困,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難解滄州燃眉之急。皇上的心中霎時間轉過千百個念頭,最讓他心驚的,竟然是沈諾軒的消息來源之快,暗衛傳信皆有自己的渠道,比八百裏加急傳送的奏折要快很多,然而沈諾軒的奏折卻能與暗衛的密信同時到達,這隻能說明,沈諾軒已經先暗衛一步知道了南竟國興兵來犯的消息。
“小安子,你看看吧——”皇上將密信和奏折同時遞給安如海,說著,對於這個跟了他一輩子的人,他總是比旁人多了一份信任和親近。
安如海恭敬地接過,看了內容,卻猛然抬頭看向這個高高在上的皇上,顯然與他想到了一處,安如海不由得垂下眼簾,心中默歎,七皇子……
“宣三皇子,四皇子,六皇子和九皇子入宮——”皇上看著安如海的表情,便知道這個心思玲瓏百轉的內侍已然明白了問題的所在,於是開口。
“是,奴才這就去傳旨。”安如海回答著,躬身出去。
不消片刻,旨意到達各個皇子府,幾人立刻整理著裝出門,卻在宮門口相遇。三皇子沈傲祺一身藏藍色長袍,長身玉立;四皇子沈星彥著玄色長袍,貴氣斐然;六皇子沈奕清卻是一襲天青色常服,一改往日狠厲陰鬱的模樣。
“三皇兄,四皇兄——”
“四皇弟,六皇弟——”
“三皇兄,六皇弟——”
三人碰麵,互相寒暄了幾句,便斂住心神,朝著禦書房走去。
“皇上,幾位皇子到了,唯有九皇子,為救寧霜姑娘離京,至今未歸。”安如海通報著,請幾個皇子進去。
皇帝從案幾上的一堆奏折中抬頭,看著麵前站著的三個兒子,眼中神色複雜,未幾,將手中沈諾軒呈上來的奏折交給安如海:“拿給他們看看。”
幾個皇子見皇上如此動作,皆心下疑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