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贏了,隨著《大明日報》發表了由東平親王親自署名的頭版評論性文章《東林禍國論》,這場政爭實際上就此結束了,以東林黨慘敗告終。
現在在南京,幾乎人人都認同《大明日報》或者說東平王的觀點,那就是東林黨不是好鳥。
黃道周在獄中也看到了這份評論,這是秦浩故意讓人送進去的,可是出乎秦浩的預料,黃道周既沒有垂頭喪氣,也沒有大吼大叫,而是非常的平靜,平靜的讓人害怕。
文章見報的三天之後,十一月初五,東平王簽發命令,所有在押的犯人都獲得了釋放。不過這種釋放是有代價的,從現在開始,從黃道周算起,有一個是一個,全部都變成了白身。這種打擊對於士子們來說是巨大的,政改之後,這個由朝廷承認的秀才或者舉人的身份是他們最後的驕傲,而現在,這份驕傲也被無情的剝奪了。
十一月初六,東林書院被朝廷明旨改為東林博物館,東林禍國論的石雕版也被移入,這裏以後不會被允許講學,隻被允許參觀。
同時複社的活動被取締,朝廷明旨下發,嚴禁士子以講學名義非法結社。
當天晚上,東林黨最後的領袖黃道周在自己的住處上吊自盡了。。。這要是放在平時,那就是十分轟動的一件大事,沒個萬把人吊唁那就對不起這位老夫子額江湖地位。但是很遺憾,迫於東平王的淫威,已經不存在的東林昔日的成員如今個個失去了功名,還被勒令禁足三年。而黃道周在死前已經被革去了官職和功名,自然朝廷的官員也隻能送個挽聯什麼的,親自登門拜訪也被明令禁止。
不僅如此,張振嶽顯然是把打算把惡人做到底了,按照他的命令,不得厚葬,停屍三日即行入土。這種不人道的做法雖然招來一片罵聲,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震懾了不少人。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忠君社卻被視為合法社團保留了下來,但是也被嚴格限製,非朝廷官員不得入社。該社也隻被允許講學,而不準幹政。
做完了這一切,永泰元年這場影響大明政治格局的永泰政爭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阮大铖雖然獲得勝利,但是他的勢力並沒有就此壯大多少,相反還為他樹立了更多的敵人。同時,雖然東平王在關鍵的時刻出手給了黃道周致命一擊,但是這並不等於東平王就不明白阮大铖的心思,他這也是讓東林鬧得沒辦法了,所以也隻能是給阮大铖當一次槍使了。
這槍自然是不能白當的,這大清盤之後的局麵阮大铖一派自然也就別想有多少紅利。
甚至呂大器依然被任命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張振嶽讓他接過黃道周的旗幟繼續和阮大铖對抗。這阮大铖再傻也知道自己壞事了,為了撫平東平王對自己的不滿,他甚至打算把自己年僅十五歲的侄女獻給東平王為側妃。最後還是楊文驄提醒他才作罷,如果真的把青春美麗的侄女獻給東平王為側妃,那自己無疑是把唐王府給得罪了,這就不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