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京那邊滿清選擇來年再戰的同時,張振嶽這邊也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他決定不返回昆明,而是在南京為剛剛駕崩的大明紹武帝朱慈烺設祭。
紹武這個年號終歸是沒有機會被用了,再離崇禎十八年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朱慈烺就迫不及待的駕崩了。
不過這一次和之前的崇禎皇帝駕崩不同,雖然碰上了江山傾覆的不良時機,但是懿安皇太後張嫣卻沒有預期的那份悲痛。她已經沒有餘力去為朱慈烺的過世悲痛了,她要操心的是大明皇祚傳承。
和她同樣操心皇祚傳承的在昆明城還有許多人,隻不過他們操心的方向恰恰和她不一樣,這些人都是盯著紹武帝朱慈烺駕崩來入手的。
朱慈烺的駕崩原因很簡單,病死的,這點在太醫院都是有記錄可查的。但是在這個君權和神權高度合一的時代,皇帝的隱私無疑是這個國家的最高機密,任何人都無從得知。皇帝身邊的人卻是很清楚,朱慈烺原本就體質不好,典型的先天不良。去歲逃出京城的時候就不小心感染了時瘟,雖然經過努力勉強存活下來,可身體卻更差了。而且太醫院也做了一個不太好的結論,朱慈烺隨時可能駕崩。
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在他們的眼中,皇帝陛下的身體那自然是要多好就有多好,天子嘛,自然是萬歲的。所以在紹武帝朱慈烺駕崩幾天後,各種各樣的傳言就從昆明流傳了出來,其中最讓張振嶽氣憤的是莫過於“威國公弑君說”。
這個威國公弑君說的主要內容是紹武帝是天縱英才,準確的指揮大明軍隊取得了北伐的一係列勝利。而原本掌握朝廷大權的威國公是個當代活曹操,他顯然是感覺到了來自皇帝的威脅,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就請各位看官充分發揮想像了。反正是要有多陰暗就有多陰暗,威國公是個大大的壞人就對了。
張振嶽很清楚,這是老套路了,當年東林黨反對魏忠賢的時候用過的套路。他們明明知道全天下最盼著天啟帝健康長壽的人莫過於魏忠賢了,可是他們卻一如既往的強調天啟帝就是魏忠賢給害死的。而且這個說法居然還堂而皇之的搬上了正史,說是因為天啟帝漸漸長大,不易控製,所以魏忠賢才下了毒手,甚至還找了一大批懷了孕的宮女雲雲,總之聽起來是言之鑿鑿,板上釘釘的了。估計魏忠賢知道這個事情也得氣得死不瞑目,尼瑪,老子殺誰也不會殺天啟帝啊,可是誰有在乎一個奸臣的話呢?更何況還是個奸閹!
而張振嶽沒有回昆明奔喪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還緩解了這個說法,因為謠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威國公本人當時就在案發現場。而現在在南京發喪反而讓人堅信這是個謠言了,因為這個時代沒有飛機,威國公不可能瞬間異動到昆明弑君然後再瞬移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