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洪承疇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是駐防在城外的李成棟部,這十萬大軍是目前大清在江南的唯一可靠戰力。但是派他們去進攻明軍,洪承疇擔心一旦不成功,那就滿盤皆輸了。可不派他們去進攻明軍,李成棟又不肯把軍隊開入南京,理由也簡單的可以,不善守城。對於這樣一支聽調不聽宣的軍隊,洪承疇也不太敢把他們放入南京。
但是時間不等人,隨著周遇吉帶著粵桂軍六萬人拿下福建,並一舉攻克仙霞關進入浙江之後,洪承疇知道,不能再猶豫不決了。他下令給李成棟,以大清皇帝欽差、總督江南事務的名義,任命李成棟為江西巡撫,責成他即刻討平蕪湖等地明軍,以求扭轉占據。
李成棟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無法克製住自己內心的貪婪,下令大軍進攻蕪湖,把自己徹底帶上了一條不歸路。。。
十一月六日,李成棟這邊一下達出征的命令,當天晚上,位於蕪湖的蕭嚴就接到了錦衣衛的飛鴿傳書。清軍在江南地區作戰失敗的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們的所有行動都明明白白的擺在了明軍的麵前,毫無保密性可言。
得到了清軍李成棟部出擊的消息,蕭嚴立刻和李岩一起到前方尋找適合決戰的地點。白虎軍和飛虎軍的主力現在都雲集在當塗,他們都在進行著最後的戰鬥準備。
“這裏,這裏不錯,如果我們把大炮架在那個山上,關鍵的時刻就可以狠狠的轟擊李成棟這個畜生了。”李岩大聲向蕭嚴建議道,他是蕭嚴一手帶出來的,所以性子高傲的他唯獨對這個故主很是客氣。
蕭嚴沒有急著回答,這麼多年的曆練,這點城府他還是有的。他突然轉首問李岩:“此地叫什麼名字,大軍到此有多少裏?”
李岩問詢了一下左右後道:“此地名為銅井,距離當塗約四十裏。”
蕭嚴想了想又問道:“距離南京有多遠?”
“六十裏!”
“那就在這裏了,咱們就在這半路上給李成棟一個出其不意好了”蕭嚴拍板了。
隨後,飛虎和白虎軍被命令立刻朝著這個名為銅井的小鎮進軍。飛虎軍到是舒服,靠著長江,大炮都不用推,輕輕鬆鬆就能推到這裏來。
而李岩的白虎軍就不行了,他們剛剛經曆了三百裏奔襲才打敗了劉良佐,現在要再翻山越嶺,從寧國趕到預定戰場很困難。估計等他們趕到了,李成棟已經灰飛煙滅了。
思索再三,考慮到白虎軍的困難,蕭嚴決定以飛虎軍一軍之力,獨自承擔這一次全殲李成棟的作戰任務。而李岩的白虎軍則得到了新的命令,和周遇吉一起向南京進軍。但是為了保證勝利,蕭嚴還是命令烏恩其率領三萬騎兵趕到銅井附近,他計劃在關鍵的時刻,口烏恩其的三萬騎兵給李成棟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