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軍,一夥子士兵正在奮力把大炮朝山上推,而另一群悠閑的士兵則坐在石頭山看著。
如果你仔細注意一下,你會驚奇的發現,同一群士兵中居然不是一個民族。
所謂太子六率,各軍不同的不僅僅是名字。武衛軍人雖少,但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老兵組成。白虎軍全是兩廣的漢家男兒、猛虎軍多是生猛的西北漢子,天狼軍東南亞兵士比例較高,且不喜歡使用火槍、飛龍、飛虎則充斥著大量的日耳曼、日本和暹羅、安南士兵。而飛虎軍和飛龍軍還有些不同,如果以班為單位,每十人一個班的戰鬥單位,他的士兵是按照血統進行混編的。一般都是由三名漢人士兵,二名日耳曼士兵、一名日本士兵、一名暹羅士兵、一名安南士兵以及一名來自雲南土司地區的少數民族士兵共同組成。待遇無差別,但是飛虎軍要求所有的士兵在入伍一年內必須學會漢語,不會寫沒事,但一定要會說。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在飛虎軍中看到長相各異的兵士在低頭細語,千萬不要驚訝,他們彼此間語言溝通不成問題,比如現在圍觀推炮的那一個班的士兵就是這樣搭配而成的。而由於一視同仁的軍隊製度,以及統一使用漢語和禁信伊斯蘭教的硬性指標,全軍從目前看來沒有發生最初人們擔心的內部不和問題。
這時在這個班的附近,五個軍官模樣的人正從山上沿著緩緩的山路一邊說著話一邊走下來。如果有熟悉威國公家庭情況的人就會發現,這五人中走在最前方的不是別人,正是威國公家的大公子張彥宏。
威國公已經變成了世襲國公,而且還是超一品,估計死後都是要援引前朝舊例冊封為郡王的。既然是世襲爵位,那自然就有世子傳承一說了。雖然張振嶽他們三個壓根就沒想過冊封世子這樣的事情,但是他們不想並不代表別人不想。
張彥宏和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張彥凡現在看來都具備繼承威國公爵位的資格,大明的繼承製度是嫡長製,即立嫡立長。張彥凡雖然不是張振嶽的長子,但是他卻是正兒八經的嫡子,他的母親永安公主唐秀雲是威國公的正妻,他的舅舅是唐王朱聿鍵。這出身,就算不是長子,那也是站穩了一個嫡字的。可世間的事情就是沒那麼簡單,張彥宏不單單是張振嶽的長子,而且他的母親布木布泰同樣出身高貴,這位來自科爾沁黃金家族的貴女是威國公的平妻,這嚴格來說,張彥宏不單單是長子,也能算是嫡子。這局勢頓時就變得微妙起來,張振嶽還沒死,這天下也還紛擾不堪,但是各方勢力都已經在為國公爺百年之後考慮了。
十八歲的張彥宏通過這幾年的軍人生涯,已經漸漸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團體。張勇、趙良棟、孫思克、王進寶四個來自西北的軍官就選擇投靠這位年紀比他們還小些的大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