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的製度,所謂的藩王製度將被取締,這個難度不大,因為大部分的藩王都在這次的大動亂中掛了,朱元璋這會就是不答應也找不出足夠的子孫替補了。
從今以後,皇位傳承將實行順序傳承製度,基本和現在的差不多,隻是這個序位一年公布一次。更重要的是皇帝陛下依然是大明陸海軍的最高統治者和權威所在,從今以後,大明陸海軍一律冠上大明皇家字樣。
至於皇族,從今以後,可以享有封爵,而不再享有封地,當然皇帝陛下可以把自己名下的封地和財產賞賜給他們。除皇帝本人外,所有的封爵如無特殊功勳隻允許傳襲三代,此後自動降封直到除爵。皇族的開支也需要通過立法院的審批和撥付,看到這裏,楊畏知出言反對了:“國公爺,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這天子所需為何還要立法院審批和撥付,若是這立法院動機不良,當如何處之?”
張振嶽點點頭道:“楊大人多慮了,這個皇族有私產,而且我會劃定一個比例作為皇族私產,皇族也可以通過投資等增加這個私產。至於皇族的開支,不過是彌補日常費用,會有一個基數,在這個基數上每年隻增不減,重點是避免窮奢極欲罷了。”
說到這裏,張振嶽還有句話沒說出來,這差不多就是君主立憲製的雛形了,今後大明的皇帝基本上就是個擺設了,現在大家把這個皇權拿走了,還不給點補償,怎麼看都是說不過去的。而且他還沒想好怎麼把這紙上的東西變成現實了,想想那反對的人都不會少。
張振嶽的擔心最終變成了現實,盡管在次日,張振嶽和黃宗羲三人的會麵很成功。但是隨著政改方案的出台,昆明的士子還是進行了十分激烈的反對。他們甚至公開的指責張振嶽是要謀朝篡位。黃道周等老臣更是跪在五華宮前,堅決反對監國太子批準這個政改方略。
而忠君社諸君雖然感覺這個方略在限製皇權這一點上與自己這些人不謀而合,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基本觀點,就是當前皇權根本就沒有限製的必要。因為太子朱慈烺手上幾乎是沒有半點權力,所有的權力實際上就掌握在威國公張振嶽手中,誰敢保證大家支持張振嶽之後,張振嶽不會成為影子皇帝。
所以折騰到最後,大家都反對這個政改方略。
張振嶽正一心醜化北伐收複失地,所以一看到這個局麵,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讓步,以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
八月二十五日,經上書房五大臣共議,科舉改革方略通過、三院設立方略除立法院外通過、六部改革方略通過。這也是張振嶽對皇權問題最大的讓步,實際上就算朱慈烺登基,這個大權依然還是在張振嶽手裏,因為軍隊是他的。
消息傳出,昆明士子歡慶三日。。。
九月初一,崇禎帝的皇太子朱慈烺登基稱帝,計劃明年改元紹武。。。